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间充质干细胞的肿瘤趋向性2022-01-26 09:03:37

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多功能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在再生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间充质干细胞不仅可以从骨髓中分离获得,也可以从脐血、脐带、胎盘、脂肪及肌肉等组织获得,并可以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和脂肪细胞等多种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还具有向肿瘤迁移的特性,并且可能不受肿瘤类型、机体免疫状态及注射方式的影响。另外,间充质干细胞还具有免疫调节功能。肿瘤微环境是肿瘤细胞赖以生存的复杂环境,主要由肿瘤细胞及其周围的免疫和炎症细胞、肿瘤相关的成纤维细胞和附近的间质组织、微血管以及各种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构成的综合系统。 在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细胞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调控间充质干细胞,将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天然间充质干细胞重新编程为具有促进肿瘤生成的肿瘤诱导或肿瘤相关间充质干细胞,从而为肿瘤的生长及转移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
 
总结了间充质干细胞的促肿瘤和抗肿瘤发生的证据,并分析存在这两种对立作用的条件和原因,以期为解决间充质干细胞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提供线索和科学依据。有研究将间充质干细胞注入到卵巢癌小鼠模型和多发性骨髓瘤小鼠模型的尾静脉后,检测发现间充质干细胞主要聚集在肿瘤部位,且能够进入到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浸润的部位。这提示,间充质干细胞在肿瘤形成过程中趋于向肿瘤部位转移。间充质干细胞还可以作为载体,向肿瘤部位运送基因敲除的腺病毒,到达肝细胞癌小鼠模型的肿瘤部位,并释放可杀死肿瘤细胞的腺病毒颗粒,从而提供了一种新的靶向治疗肝癌的策略由于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向肿瘤原发灶及转移灶定向迁移的能力,因此,可以采用基因修饰的间充质干细胞来治疗肿瘤。
 
基因修饰的间充质干细胞可携带多种抗肿瘤基因,包括白介素、干扰素、促凋亡蛋白等,在肿瘤部位产生高浓度的抗肿瘤物质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实现靶向治疗肿瘤的目的。 然而,该治疗方式的可行性及安全性仍需进一步验证。
 
出自《间充质干细胞对肿瘤发生发展影响研究现状》作者邢思宁, 陈伟, 于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