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充质干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促肿瘤作用2022-01-26 09:05:19
肿瘤微环境由肿瘤细胞、肿瘤相关间质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组成。 间充质干细胞迁移到肿瘤部位后,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产生CA-MSC,促进肿瘤生长。在乳腺癌小鼠模型中,CA-MSC 具有促进肿瘤生长和转移的能力,且间充质干细胞与肿瘤细胞共植入的模型中也得到了类似结果。另外,在未联合注射间充质干细胞的情况下,移植B16黑素瘤细胞的同种异体小鼠不形成肿瘤。这提示,CA-MSC具有促进肿瘤发生的作用。CA-MSC 保留了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能力和表面标志物,并通过以下几种机制促进肿瘤进展:(1)分化为肿瘤微环境中的促进肿瘤形成的成分;(2)促进血管生成;(3)刺激上皮-间质转化;(4)抑制肿瘤细胞凋亡。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肿瘤微环境中的促肿瘤形成成分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分化为多种细胞谱系的能力,如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和软骨细胞等。同样,在肿瘤微环境中,CA-MSC可能与大多数基质成分的产生密切相关。 研究显示,CA-MSC可分化为支持肿瘤的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和肿瘤相关脂肪细胞,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的致瘤作用包括促进肿瘤细胞侵袭、增强 EMT,以及增强肿瘤对化疗的耐药性等。另有研究表明,肿瘤相关脂肪细胞中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表达和分泌增强,在体外和乳腺癌模型中均能促进肿瘤的迁移和侵袭。
间充质干细胞通过促进血管生成促进肿瘤发生血管生成是诱导肿瘤形成的标志,被认为是浸润性肿瘤进展的早期步骤之一。血管生成是从现有的脉管系统发展出新的血管,是维持肿瘤不断增长的必要条件。有研究表明,血管生成由 CAMSC 控制,在小鼠模型中,注射的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定位于血管壁附近并表达 CD31,支持肿瘤新血管系统的形成。在卵巢癌模型中,CA-MSC 通过刺激骨形态发生蛋白4信号通路诱导血管生成。
出自《间充质干细胞对肿瘤发生发展影响研究现状》作者邢思宁, 陈伟, 于卉影。
上一篇: 间充质干细胞的肿瘤趋向性
下一篇: 间充质干细胞通过EMT促进肿瘤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