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2022-02-17 09:02:57
从园区发展现状来看,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间研发联系不紧密,产学研合作效果尚不理想。由于生物医药产品研发周期长、风险高和投入大的特点,企业往往不愿在研发的早期阶段介入,倾向于接受比较成熟的、能立即投入生产的新药证书或低风险的临床批件等。但随着新药审批管理办法的改革,此类成果已越来越少,同时也会导致很多项目由于在研发阶段缺乏资金支持,而被迫中止的现象。因此,加强产学研合作各方的联系,建立引导企业参与到研发的早期阶段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尤为重要。随着新药研发难度的增加,新药研发的投入越来越大,根据美国德勒会计师事务所的最新研究报告H。研发一个新药的投入成本已经从2010年的低于12亿美元增长到2016年的15.4亿美元,且开发周期需耗时14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资金来源主要为政府和企业资金的投入,风险投资等相关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还比较少。现有的投资机构大多不愿涉足风险高和投资周期长的生物医药产业。
随着生物医药产业的迅猛发展,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全国已形成环渤海、珠三角、长三角三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为提高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园区产业关联度不高、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创新型人才数量不足、重复建设、产学研合作不紧密、风险投资机构等金融服务不完善等问题或不足。
建议政府加强对园区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等宏观指导作用,抓大放小,促进园区的优胜劣汰;加强市场对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的配置作用,实行产业链招商政策;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强园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在人才、技术等方面的合作;支持自主研发,提高园区科技创新能力;打造良好的国际风险投资环境,吸引国外风险投资基金和国际投资商入驻园区,内、外资并举加快我国风险投资金融服务业的发展,以满足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资本需求。
出自《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作者徐凯,孙利华。
上一篇: 生物医药产业具有高收益,国家扶持的特点
下一篇: 海洋医药产业作为海洋经济的重点研发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