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我国海洋医药产业发展的现状2022-02-17 09:17:04

我国幅员广阔,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km,海域总面积为475×104km2,约占陆地面积的1/3。目前在我国海域已发现22561种海洋生物,约占全球海洋生物种类的10%。《中华海洋本草》记载我国海域共收集海洋药物613味,拥有或潜在拥有药用开发价值的海洋生物约1552种。

目前,我国已经从丰富的海洋药用生物资源中确定了16种药用特有物种,在药物应用中呈现巨大的应用前景。海洋药物研究于 20 世纪 80 年代被正式纳入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2010 年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要求加快海洋生物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2016年《“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要求推动海洋创新药物发展,使试剂原料和中间体产业化; 国家 “十三五”规划将 “蓝色药库”建设确定为重大战略,明确指出要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发展壮大生物医药产业。《山东省 “十三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浙江海洋资源保护与利用 “十三五”规划》 《江苏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 《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等规划的相继颁布,不仅促进了海洋医药产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和提质增效。山东、浙江、广东、福建等地相继成为“4 + N”沿海经济区,形成一批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立了以青岛、上海、厦门、广州为中心的海洋生物医药研发中心,形成了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海洋医药与生物制品产业集群和福建闽南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集聚区等。近年来,我国海洋生物医药的研究和开发力度不断加强,沿海省市已建立了数十家研究院所及海洋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中科院海洋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山大学等海洋生物医药相关科研机构培养了大批相关专业研究人才,为海洋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人才基础,这为我国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提供了有力保障。2012—2014年,海洋医药产业从业人员整体呈增长态势,中高级人员比例约占30% ,2015年后产业从业人员略有下降。
 
出自《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作者李晓,王颖,李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