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2022-02-17 09:23:10

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虽然处于上升趋势,但经济比重仍然较低,2018 年海洋生物医药增加值仅占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的1. 2%,说明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市场上的海洋生物医药产品大多为国外仿制品,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较少。科技人才中,基础研究人才占比大,而工程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方面的专业人才相对较少,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关键技术储备不足,也是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产业无法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不足,很难形成自己的独特品牌,行业同质化严重。另外,海洋医药产业的创新政策环境也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创新需求。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产如,海洋硫酸多糖916专利用途只有 “仅局限于心脑血管疾病”的笼统描述,所适用的具体疾病实际上仅涉及动脉粥样硬化,所要保护的产品也局限于结构十分具体的少量物质; 有些技术成果没有受到完整而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增加了药品研发的风险,例如,中国海洋大学对海洋硫酸多糖916的研究成果在 1992年就有科技文献发表,但直到 2000 年该物质才首次被申请专利。企业的专利总体布局意识薄弱,导致在海外市场专利保护意识不强。很多海洋生物医药企业对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理解和把握能力还较弱,在有效利用专利制度来维护和争取企业自身权益方面还有待提高。产品在没有专利保护的情况下一旦进入海外市场,往往会遭到国际竞争对手的“封杀”。
 
由于海洋生物药物资源本身的多样性、未知性和特殊性,加之药物临床试验时间长,淘汰率达95% ,新药审批周期长,影响了新药推向市场的速度; 新药审核、审批过程繁杂,致使很多企业更喜欢做产品原料,而对成品药物敬而远之; 国家对药物的审批耗时长,进展缓慢,超前的研究成果突破不了批文的束缚,也使得许多研究成果无奈退而求其次,只申请原料药而不申请成品药。
 
另外,科研院所掌握的是核心技术,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变成产品的每个环节都应有产业配套,而目前大部分的区域还未形成系统的配套和相关产业集群,这些都牵制了产品的成果转化,放慢了新产品推向市场的速度。我国科研机构、高校与生物科技企业的合作有所脱节,作为产业链的下游产业链几乎没有配置,导致海洋科技成果屡屡“外嫁”。欧洲和美国生物技术产业化率高达30% ,而我国仅为5%。
 
出自《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作者李晓,王颖,李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