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的特点2022-02-18 08:54:19
药物从最初的实验室研究到最终上市销售实现商业化价值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药品生产上市和售后服务等阶段,具体过程,包含以下特点:⑴投资高,周期长,风险大,主体繁杂。药物从最初的实验室研究到上市销售历经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新药临床研究申请、临床研究(临床 I 期:耐受性和安全性、临床II期:临床疗效观察、临床III 期:确证阶段)、新药申请、批准上市等多个环节,也是创新活动的整个过程。新药研发需要高质量的厂房和设备,在初始阶段就需要一次性投入大量的资金,由于技术的时效性,使以后的每个阶段都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一旦资金中断就可能半路夭折,整个过程大约需投入66亿人民币,平均花费12年的时间,而上市成功的可能性只有 0.1%。投资大,周期长,再加上结果的不可预期性,使融资企业不愿意冒风险进行投资。而在新药产生的各个环节中,涉及高校、科研机构、医院等不同主体,整个创新过程需要主体的协同合作才能高效的完成。
⑵对政府政策依赖性大。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不仅能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财富,更与人民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关乎国计民生,因此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对政府政策导向的依赖性远高于其他产业,产业发展能否不断壮大和政府制订的政策密切相关。出于药品安全性考虑,政府在药品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都颁发了相关的政策来规范产业的发展比如在药品临床研究阶段,药品要通过全部 III 期临床评价才能上市,任何一步出现问题,都会以失败告终。在药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可能接受药品飞行检查,很多药品虽然可以研发成功,但可能无法通过药品质量管理规范检验,无法生产,最终失败。由于药品投资大、周期长等特点,使创新药品更需要知识产权政策来维护创新主体的利益,对知识产权政策依赖大。考虑到创新药物研发周期长、风险高、主体繁杂,对政策高度依赖等特点,单一的主体、政策已经不能支撑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建立一个完善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显得十分必要。综合上述分析,本文类比自然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了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系统模型。
出自《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研究》作者高宏,茅宁莹 。
上一篇: 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诠释
下一篇: 生物医药产业生态系统生物种群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