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试验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的对策建议2022-02-22 09:42:05
“十四五”时期,新科技革命的浪潮继续孕育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5G等新兴技术对经济社会生活的颠覆性影响将进一步显现,与之相对应的新兴业态、新型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将对生物医药产业全产业链开放创新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各种网络信息平台、各种智能决策手段的不断涌现,可以大幅提升管理决策的科学性,提高全产业链管理的效率。同时,也必须警惕科学技术进步可能引发的负面影响。例如,人工智能技术可能颠覆传统的“人—技术”关系范式,其在各相关领域的广泛应用可能引发伦理危机甚至危及社会稳定,使产业链之间的链接关系更加脆弱,加大全产业链管理的难度。此外,与生物医药产业密切相关的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等,一旦被滥用,将对整个产业链产生致命损害。
紧扣双循环新格局的根本要求,依托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型开放优势,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统筹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打造纵向环节齐全、横向门类配套协调的生物医药全产业链,扩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质量、保障产业安全并举,全面强化自主创新,攻克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难关,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化生物医药产业体系,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增强对产业链条的控制能力,将生物医药产业建设成为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科学厘定生物医药产业的分工环节和细分领域,明确区域生物医药全产业链的内涵与外延,围绕生物医药产业的短板和弱项,加大投资力度、提高技术水平、优化治理模式、增强链条韧度、提升总体绩效,全面推动链条补全、补强工作,加快形成齐全完整、实力强劲的生物医药产业链条,奠定全产业链开放的产业基础。
出自《“双循环”新格局下自贸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的逻辑与路径》作者丁宏,战炤磊。
上一篇: 基本现代化新征程与高质量发展的联动影响
下一篇: 自贸试验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的战略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