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充质干细胞有效地发挥抗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2022-04-17 11:27:24
最近研究表明,在Toll样受体的各种配体中,用聚肌苷酸预处理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自体移植,能显著诱导吲哚胺 -2,3双加氧酶,改善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小鼠炎症性结肠炎。当免疫系统遭到破坏时,脂多糖作为配体,与Toll样受体4结合诱导细胞内发生信号级联反应,增加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和活性氧的产生。最近,RUHL等发现,大麻二酚处理后可以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发挥温和的免疫抑制,使间充质干细胞有效地发挥抗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间充质干细胞表达的B7同系物1与CD28相互作用,阻断了体液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所需的T细胞通路,发挥免疫抑制作用。ZHOU等证明了间充质干细胞与T细胞之间比率的重要性,根据比率的高低可以在体外刺激或抑制 T 细胞的扩增。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在较低的比率下刺激活化的CD4+ 和CD8+T细胞亚群的增殖,而在较高的比率下则刺激T细胞发挥免疫抑制作用。根据烧伤病理环境的变化,调控间充质干细胞与 T 细胞之间比率也是调节免疫状态的一种治疗策略缓解高代谢状态 严重烧伤后,患者体内发生应激反应,儿茶酚胺、糖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和多巴胺(从大脑释放) 的持续释放可能导致急性高分解代谢状态。随后促炎递质如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急性期蛋白( 即白细胞介素 1、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 的持续释放可能进一步导致中度至重度烧伤患者的高代谢状态。代谢亢进也会导致负氮平衡、免疫功能受损和创面愈合延迟。
严重烧伤后胰高血糖素大量释放,导致患者持续高血糖,并发生胰岛素抵抗。人端粒酶反转录酶转染间充质干细胞 是骨髓来源的永生化细胞系,通过转染含有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的反转录病毒产生。hTERT-MSC可通过胰内和静脉途径注射促进胰腺细胞的分裂,或促进其他胰腺细胞类型转化为β细胞来补充胰腺β细胞,提高机体胰腺β细胞的增殖率和胰岛素敏感性,从而显示出逆转高血糖的潜力。
出自《间充质干细胞预处理策略在严重烧伤治疗中的潜力》作者娄涵潇,刘文军,刘军。
上一篇: 巨噬细胞减轻过度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