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识别创面微环境中PAMP的能力2022-04-17 11:29:15
另一项研究中,炎症因子预处理后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也可以抑制代谢紊乱,显著改善了烧伤大鼠模型因严重烧伤引起的体温过低。在严重烧伤后的创面愈合过程中,切痂、外科清创、理疗和换药会显著增加患者的疼痛程度,疼痛引起的恐惧和焦虑情绪会导致患者应激激素升高,缓解疼痛也可以降低患者高代谢状态。目前临床上主要应用阿片类药物和非类固醇抗炎药等治疗疼痛,然而这些方法只减轻了不到50%的患者30%-40%的疼痛。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为疼痛,特别是神经损伤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治疗方法。四氢大麻酚是大麻的主要成分,通过激活大麻受体2型增强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四氢大麻酚预处理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在热痛觉过敏和机械性痛觉超敏中发挥镇痛作用,同时显著降低促炎因子的释放。用大麻受体2型激动剂预处理间充质干细胞也可以增强慢性收缩损伤模型的抗氧化应激作用。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预处理的间充质干细胞会为烧伤患者的疼痛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严重烧伤导致创面延迟愈合是治疗的主要障碍。在创面愈合阶段,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激活角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角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在创面上迁移,帮助和恢复血管网重建,这是创面愈合过程中的重要步骤。预处理策略可促进间充质干细胞旁分泌营养因子和促生长因子,以改善创面微环境,加速局部创面愈合。转化生长因子β1是一种在创面愈合和纤维化中起着重要作用的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预处理增强了其在创面中的分布以及整合素的表达和细胞黏附强度,能够明显促进创面愈合。
在另一项研究中,姜黄素作为一种天然膳食产品,对细胞的发生发展过程具有保护作用,低氧预处理结合姜黄素通过改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线粒体嵴的形状,抑制线粒体细胞色素C释放,并抑制了细胞的凋亡信号,显著增加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存活率,同时加速小鼠皮肤创面愈合过程。郜敏等的研究表明,低氧预处理可以显著增强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旁分泌能力,应用低氧预处理的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可以减轻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的炎症反应、促进创面的再上皮化和胶原物质沉积,加速大鼠创面愈合的过程。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识别创面微环境中PAMP和DAMP的能力,并通过旁分泌效应对创面微环境的变化产生血管生成和组织修复的作用。
出自《间充质干细胞预处理策略在严重烧伤治疗中的潜力》作者娄涵潇,刘文军,刘军。
下一篇: 间充质干细胞抑制增生性瘢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