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双特异性抗体具有2种特异性抗原结合位点的人工抗体2022-05-07 08:55:00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激活独立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和共刺激分子,这可能对移植后免疫抑制的情况有利。然而,免疫抑制剂的同时使用可能会限制移植后早期CAR-T细胞的使用。当移植后计划使用CAR-T细胞治疗,减少移植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而使T细胞耗竭这一策略可能有用,GVHD风险可能降低。

双特异性抗体是具有2种特异性抗原结合位点的人工抗体,其优点是可直接使用,依赖完整的免疫系统。但移植后CD8+T细胞在2~8个月后恢复,CD4+T细胞在4~12个月后恢复。allo-HSCT后如果使用BsAb治疗,则患者的免疫重建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免疫耦联物主要是由结合靶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具有细胞毒性作用的效应分子、将效应分子释放到癌细胞的接头分子组成,其可能的免疫协同作用是主要依赖于细胞毒性效应分子抗肿瘤。这在移植后的环境中是一个优势,因为在移植后的最初几个月里,免疫系统通常会受到抑制。由于上述免疫疗法均面临着过程复杂、巨大成本等问题,故尚未在allo-HSCT后的临床实验中得到研究。但allo-HSCT后使用免疫疗法可能与移植后的新免疫系统产生协同作用,未来条件成熟时,可逐渐开展相关实验研究其用途。
 
allo-HSCT有望治愈更多的MM患者,尤其是移植后序贯新药的治疗方案,能使患者获得长期良好反应。对于年轻、化疗耐受性好的患者来说,是较佳的选择。当疾病进展的风险可能超过移植相关风险时,HRMM(前期或复发)亦可能是allo-HSCT的候选对象,但需更多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来证明这一治疗选择的优势。当患者没有全相合供体时,单倍体移植后置环磷酰胺也是可行的。未来需进一步研究证明是否能够通过将免疫调节剂结合等新药加入预处理方案中或者allo-HSCT后使用CAR-T、NK细胞输注或者更新的免疫调节剂、蛋白酶体抑制剂、双特异性抗体等维持治疗来降低复发率。
 
出自《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治现状》作者钟沂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