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C-MSCs治疗其他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研究2022-05-12 08:44:24
解放军303医院进行的一项临床试验中,将74例心肌梗死后HF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进行hUC-MSCs移植(2×107)。治疗后第2周及第2个月,两组NT-proBNP较术前均有改善,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后第2个月LVEDV 较治疗前显著减小(P<0.05),其余左心室心功能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变化无统计学差异。除了上述运用hUC-MSCs治疗HF的临床试验之外,还有很多运用于其他缺血性心脏疾病的临床试验。HUC-HEART试验是针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开展的一项1/2 期、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79 例LVEF在25%~45% 之间的患者(30~80岁)以2∶1∶1 随机分为三组,前两组为实验组,在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同时分别接受心肌内注射 hUC-MSCs(2×107个)或自体骨髓来源的单核细胞BM-MNCs(20~25×107个),对照组患者仅行CABG。文中未提及该试验相关的临床数据及结果分析,其在clinical trials.gov状态显示为终止状态。与 HUC-HEART 试验类似,另一项临床试验中,54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在行CABG的同时,其中2组随机接受 hUC-MSCs(23 × 106)(n=26)或BM-MNCs(70×107)(n=12),对照组患者(n=16)同样不接受细胞治疗,仅接受CABG干预,最终46(85%)例患者完成了12个月的随访,期间未发生短期/中期不良事件。核磁共振成像(MRI)评估结果显示,LVEF仅在hUC-MSCs组中显著增加,而在对照组和 BM-MNCs 组中没有显著变化。单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成像结果中,LVEF在BM-MNCs和hUC-MSCs组中均显著提升,对照组同样无明显变化。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 ,只有hUC-MSCs组的LVEF水平在治疗前后出现了差异。值得一提的是,在MRI数据分析中,hUC-MSCs组中出现了显著的心肌质量增加([ 16±10.6)g],但对照组和 BM-MNCs组心肌质量呈现下降。
出自《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心力衰竭领域的临床研究进展》作者陈益琼,张鹏飞,忻元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