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MSC治疗BPD进入Ⅱ期临床试验阶段2022-05-12 09:02:19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是极低出生体重儿常见的慢性肺病。随着围产救治水平的提高,如产前糖皮质激素、产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通气技术的提升,明显改善了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尤其是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的预后,使其生存率大大提升,但是BPD的发生率未见明显下降。目前治疗BPD的方法主要是呼吸管理、营养支持以及药物治疗,但对于BPD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及利弊仍然存在争议。因此,仍然需要探索BPD的新的治疗方法。BPD的主要病理特征为肺泡及肺微血管发育不良,可见肺泡数量减少、肺泡结构简单化及持续气道炎症反应。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对肺部疾病具有抗炎、免疫调节、促进再生、促血管生成和抗纤维化等特性。

基于这些特性,MSC为BPD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思路。研究发现,MSC可以改善BPD动物模型的肺泡简化及血管发育不良,目前MSC治疗BPD也已进入Ⅱ期临床试验阶段。但有研究指出,虽然MSC治疗后病肺的生理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在肺内没有明显的细胞植入,这表明MSC可能通过旁分泌方式发挥作用。最近,有研究指出使用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可以使许多鼠肺疾病模型受益。MSC⁃exo是MSC分泌组中生理相关且功能强大的组成部分,有着与MSC相似的生物学功能,且MSC⁃exo代替MSC治疗还可以避免大多数与细胞治疗有关的安全问题,如无增殖、分化潜能,基本无免疫原性,无排斥作用等,是值得期待的治疗BPD的新方法。
 
MSC⁃exo是MSC分泌的胞外囊泡,包含蛋白质、mRNA、miRNA和DNA等物质,是MSC分泌组(外泌体、微泡和凋亡小体)中生理相关且功能强大的组成部分。MSC也称为间充质基质细胞,由Frie⁃denstein等于1968年首次发现。MSC可以从不同来源分离,如脐带、脐带血、脐带胶质、骨髓、脂肪组织等。在这些不同来源的MSC中,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能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因为它们易于提取和扩增,成本低,收集过程无创,细胞含量高以及较低的免疫原性。根据MSC来源的不同(脐带、骨髓、脂肪等),其衍生的外泌体可进一步分成不同的亚类。
 
出自《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生物学功能及其治疗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研究进展》作者高倩茜,程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