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间充质干细胞的归巢能力与创面修复2022-05-16 08:50:07

间充质干细胞经全身给药后,能否成功归巢至靶组织是实现其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干细胞归巢是指体内循环干细胞或外源性干细胞定位并进入特定环境生态位的能力,作为一个多步骤的生理环节,其迁移过程主要包括滚动、趋化、跨内皮迁移以及定植入靶组织。目前间充质干细胞的归巢能力已经在伤口愈合中得到证明,其趋化性的实现主要通过间充质干细胞上表达的趋化因子受体和受损组织分泌的趋化因子相互介导,间充质干细胞向炎症微环境的迁移主要依赖于促炎刺激诱导的趋化因子12与在间充质干细胞表面表达的相应受体4的相互作用 。间充质干细胞拥有一个或多个功能性p-选择素配体,在迁移的下一阶段,间充质干细胞以P-选择素依赖的方式与内皮细胞相互作用,从而促进间充质干细胞募集。然而间充质干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结合需要黏附分子,间充质干细胞的不同表面蛋白(如来自整合素家族的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1) 是跨内皮迁移阶段所必需的。迁移的最后阶段,当间充质干细胞锚定在内皮细胞上时,它们通过表达蛋白水解酶(如基质金属蛋白酶)穿过基底膜并进入靶组织。

间充质干细胞归巢机制受到其他多种因素调控。有研究表明,局部和全身炎症信号影响间充质干细胞归巢至损伤部位。组织损伤和炎症过程中释放的炎性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和干扰素γ等诱导细胞表面表达黏附分子,介导间充质干细胞向细胞外基质滚动和迁移,通过这些信号间的协同作用,将间充质干细胞导向损伤部位。这说明间充质干细胞的动员及其随后向损伤组织的归巢可能取决于全身和局部的炎症状态。另外有研究提到生长因子、骨桥蛋白也在间充质干细胞的迁移中起着重要作用。有研究者在动物实验中验证了间充质干细胞在伤口中的归巢能力,SASAKI等在小鼠皮内注射趋化因子(SLC/CCL21),证实了该趋化因子可以将循环的间充质干细胞募集到伤口部位,进而促进血管生成参与伤口修复。
 
LIAO等在动物伤口模型中经皮内注射间充质干细胞可使施用的细胞归巢至伤口,显著提高伤口愈合的速度和质量。综上,归巢机制能使间充质干细胞靶向迁移至炎症损伤部位,在间充质干细胞促进慢性创面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需进一步考虑影响间充质干细胞归巢的因素,提高归巢能力。
 
出自《间充质干细胞不同移植途径修复慢性创面的机制》作者陈贝,张莉,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