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GCSC相关间质细胞的靶向治疗2022-05-23 08:45:18
GCSC所处的免疫微环境中,间质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干性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针对GCSC相关间质细胞的靶向治疗也是一种具有潜力的策略。以TAM为靶点的治疗手段主要是减少TAM数量和抑制M2型的极化。唑来膦酸是一种双膦酸盐,可诱导巨噬细胞M2型向M1型极化,即减少TAM的数量。唑来膦酸已被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和骨转移瘤,在一项针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实验中,唑来膦酸联合化疗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明显延长。集落刺激因子1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生长分化,CSF-1受体激酶抑制剂如PLX3397和BLZ945可抑制M2型的极化,其中PLX3397的Ⅰ/Ⅱ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24例腱鞘巨细胞瘤患者中有12例患者得到部分缓解。此外,STAT3在GCSC中高表达,促进了TAM向M2型的极化,STAT3抑制剂CA-LCL-αCD163经CD163抗体修饰后可逆转这种过程,抑制TAM特性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以CAF为靶点的治疗策略主要是降低、消除CAF活性或者逆转为静息态成纤维细胞。白细胞介素-6主要参与CAF的活化过程,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已批准IL-6单抗(司妥昔单抗)和IL-6受体单抗(托珠单抗)用于治疗骨髓增生性肿瘤,其中司妥昔单抗联合激素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Ⅰ/Ⅱ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客观缓解率高达 90.9%。伊马替尼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恶性胃肠道间质肿瘤,研究发现,伊马替尼通过阻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通路降低了CAF中细胞因子表达量,从而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另一项针对CAF的动物实验证明,同时靶向PD-L1和TGF-β的双效蛋白M7824可通过抑制CAF活性发挥抗肿瘤作用,目前Ⅰ期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
出自《胃癌干细胞作为胃癌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作者李扬波,董卫国。
上一篇: 针对GCSC相关信号通路的靶向治疗
下一篇: MSCs对炎症受体组织的氧化应激反应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