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不同性别来源MSCs疾病治疗效果的差异2022-05-24 08:37:24

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和骨骼疾病发病率增加。Bourin等在研究干细胞治疗对大鼠骨骼肌创伤后恢复效果的研究中发现,干细胞移植对雌性大鼠的肌肉能力恢复效果较雄性大鼠显著。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程度往往也会呈现一定的性别差异,不同性别个体的细胞类型和应激性反应是不同的,这可能解释了性别差异是如何影响疾病的频率和严重程度的。
在分化过程中,雌性恒河猴BM-MSCs与雄性恒河猴BM-MSCs相比具有更高的神经源性潜能,提示雌性BM-MSCs比雄性BM-MSCs具有更强的神经保护作用。进一步地,Yuan等将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与不同性别来源的BM-MSCs进行共培养,结果发现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3活性均显著降低,表明BM-MSCs对缺氧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有研究显示,女性在进化上已经发展出对雌激素的敏感性降低,并且在经历细胞坏死的过程后产生了某种替代途径来降低机体的反应性,因此,MSCs应用于疾病治疗的过程中充分考虑性别差异性是非常重要的。
 
KDM5D是Y染色体编码蛋白的相关基因,在睾丸、卵巢、全血和肾脏等器官上表达,KDM5D在男性MSCs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女性MSCs,异性双胞胎的hUC-MSCs在Nanog、OCT4、TERT和SOX2等基因的表达水平上有显著性差异,男性hUC-MSCs的VEGF-a、VEGFR2和TGF-β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女性。通过研究基因表达谱和功能进而分析潜在的机制和途径,分析不同性别个体MSCs的免疫学特性有助于确定临床治疗具有最佳免疫特性的MSCs。
 
出自《性别差异对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作者孙旭燕,张学娟,赵江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