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MSCs的修复功能与其释放的外泌体密切相关2022-06-07 08:58:53

间充质干细胞是研究最广的一类干细胞,有多个组织来源,包括骨髓、脐带血、脂肪、皮肤、胎盘、羊水、牙髓和毛囊。不同于ESCs的完全可塑性,MSCs具有较高的可塑性,可分化为多种细胞系。MSCs有多种优势,易于分离,具有较高的体外扩张潜力和较低的免疫原性,利于同种异体间移植。此外,它们可以通过自体获得,减少了免疫排斥问题,且使用时几乎不涉及伦理问题。MSCs已在动物模型中应用于脊髓损伤、骨关节炎、心肌梗死、肝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造血缺陷等不同疾病的治疗。移植MSCs可显著恢复心肌梗死后心功能,降低死亡率,促进大鼠肝损伤后细胞的再生。在小鼠博来霉素诱导的肺损伤模型中,MSCs降低了博来霉素引起的肺组织炎症和胶原沉积。

干细胞能够发挥组织修复作用,一方面源于其有多向分化潜能和归巢能力,它们可以主动迁移到损伤部位,并分化为局部成分,基质衍生因 子-1/CXC趋化因子受体4轴是 MSCs归巢的关键。研究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静脉输注后会自行聚集到肺,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保护肺泡上皮细胞,恢复肺微环境,预防肺纤维化,改善肺功能; 另一方面,MSCs通过旁分泌途径释放多种可溶性细胞因子,其中最具特征的是外泌体,诸多研究证实MSCs的修复功能与其释放的外泌体密切相关。Khatri等人在流感病毒的猪模型中使用MSCs衍生囊泡,发现病毒在肺中的复制、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和病毒引起的肺损伤均明显减少。Zhu等人在研究诱发性肺损伤时观察到应用人MSC-EVs可减少肺水肿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加角质细胞增长因子的表达; 三是与免疫细胞直接作用,或与宿主细胞发生基因融合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此外,基因研究显示MSCs不表达ACE2和Ⅱ型跨膜丝氨酸蛋白酶,提示MSCs对SARS-Cov-2天然免疫,MSCs低表达或不表达HLA,这种低免疫原性,能够使其逃避宿主的免疫反应,是其发挥治疗作用的重要基础。
 
出自《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的研究进展》作者蒋素妹,王正霞,吉宁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