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DPSCs的神经特性2022-06-09 09:13:59

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共同传输和处理感官信息,并控制和调节各系统器官的活动。创伤、脑缺血、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可以导致神经系统的炎症、轴突变性、神经元细胞结构畸形甚至死亡,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由于神经前体细胞数量有限,传统的治疗方法在神经元功能恢复方面疗效有限。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高度分化潜能的细胞,能够分化为各种类型的功能细胞,基于干细胞的治疗策略为神经再生和修复提供了新的手段。其中,来源于神经嵴的牙髓干细胞具有神经分化的潜能,在一定条件下,能被诱导成神经元或神经样细胞,并且能分泌多种神经营养因子,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和损伤提供了可能。2000年Gronthos等首先从牙髓组织中分离并鉴定DPSCs,具有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有相似免疫表型,能够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具有较高的细胞增殖率和克隆形成能力。DPSCs一般分离自正常的阻生第三磨牙或者正畸减数牙,且多采用酶消化法进行原代培养。
 
DPSCs来源于颅神经嵴,可以在体外诱导为神经细胞,具有类似功能神经元的特征,比其他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更强大的神经分化潜力。Gonmane等将DPSCs诱导为神经前体细胞,与包含耳蜗核的听觉脑干切片共培养,其神经元分化的特异性标记物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GATA结合蛋白3及突触小泡蛋白高表达,并表现出细胞内钙震荡,这些实验结果表明自体DPSCs为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另有研究证明,DPSCs可以通过形成神经球而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细胞,为治疗帕金森病提供了可能。与骨髓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相比,DPSCs在体内外具有更高的增殖率,高表达并分泌神经营养因子,表现出更优异的神经保护和神经支持特性。
 
出自《基于牙髓干细胞的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新进展》作者程晨,彭杉,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