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治疗脊髓最有研究前景2022-06-13 09:03:2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脊髓损伤移植治疗中最有研究前景的干细胞来源,在国内外研究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目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组织工程支架、药物、其他细胞和康复疗法等治疗方法系统地结合起来,形成有利于受损脊髓局部组织再生的微环境,才能充分实现联合移植的潜力。虽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在动物实验或者临床试验中均体现出良好的治疗前景,但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了一些自身局限性: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受损脊髓后的存活率低且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较低,直接移植到损伤节段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不能在损伤部位定植、不能填充已形成的病变空腔以及定向引导轴突的生长。目前尚缺乏有效方法确保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脊髓损伤模型中长期存活并被高效定向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以替代损伤神经元进行信息传导;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存在的一些潜在风险,包括致瘤性、增加感染性和异位迁移等。例如将同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静脉注入10只大鼠体内20个月,其中2只大鼠尾部出现肿瘤,且细胞表面标志提示瘤细胞源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突变,表明长期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宿主存在自发突变致瘤的风险;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植入的时机、位置和方式需要进一步研究,对于某些自体细胞类型,需要更长时间的培养以提高细胞纯度、数量或分化程度,这使得亚急性脊髓损伤无法进行早期移植;
④联合其他治疗方式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的信号通路和相关作用机制还有待深入探索;⑤在临床治疗中植入体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分化无法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控,同时还缺乏统一的评定标准。在移植前,安全有效获取所需要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关键,但由于每个实验室所使用的仪器和技术的差异,可能会导致所获取的细胞发生变异,解决此问题的最佳方法是在移植前对细胞进行鉴定并筛选;⑥由于脊髓损伤病理生理过程复杂,在损伤程度和部位、受损细胞类型、移植部位及患者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出自《多种方法提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效果》作者孙建威,杨新明,安小刚。
上一篇: 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其他治疗方式治疗脊髓处于初级阶段
下一篇: 青光眼的病理机制和治疗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