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细胞治疗是采用基因编辑的手段2022-06-15 09:02:17
CAR-T细胞治疗是采用基因编辑的手段,将患者自身的T细胞嵌合上肿瘤特异性抗原,使其具有靶向杀伤特定肿瘤细胞的能力。CAR-T细胞治疗是建立在选择的抗原必须足够特异,即特异性表达于肿瘤细胞而不表达于正常组织细胞,否则就会导致脱靶和细胞毒性。目前针对AMLCAR-T临床试验中的抗原有CD33、CD123和NKG2D。为解决AML异质性和缺乏肿瘤特异性抗原所致细胞毒性问题,本中心设计了靶向 CD33和CLL-1抗原的双靶点CAR-T细胞,其中加入了CD52作为安全开关。I期临床试验(NCT03795779)结果表明,接受氟达拉滨、环磷酰胺预处理和双靶点CAR-T细胞治疗的R/RAML患者均获得MRD阴性缓解,后续顺利桥接了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靶向CD123的CAR-T细胞治疗 R/RAML临床试验(NCT02159495)结果表明,在4例接受antiCD123 CAR-T细胞治疗的患者中,1例在获得CR后接受了二次自体HSCT,1例患者获得CR后桥接单次HSCT,2例患者肿瘤负荷降低(其中1例达到骨髓无白血病状态。靶向NKG2D的CAR-TI期临床试验显示,8例R/RAML患者中有7例患者显示有治疗反应,其中1例在桥接自体HSCT后治疗反应超过1年。以上临床应用中均会出现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但均处于轻度可控范围内。
除了缺乏特异性抗原、CRS以及潜在的骨髓抑制期的延长,CAR-T细胞作为AML的潜在治疗手段,在临床和临床前均取得持续进展。而CAR-T联合基因编辑技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受体激动剂或靶向AML肿瘤负担较低或MRD的患者,均可提高CAR-T治疗AML的成功率。研究表明,通过 CRISPR-Cas9去除人造血干细胞CD33抗原可大大提高CAR-T细胞治疗后桥接HSCT移植动物体内造血系统的恢复。目前,关于靶向人CD33的CAR-T细胞联合CD33-HSCs的临床研究已处于启动阶段。因此,CAR-T细胞可以作为治疗AML患者桥接自体HSCT的重要手段,但该理念仍需大量的临床试验来加以完善和推广。
出自《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细胞治疗进展》作者杨慧,姚浩,陈丹。
上一篇: 提高NK细胞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效果
下一篇: CAR-NK细胞制备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