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2022-06-28 08:30:34

急性肺损伤临床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种急性炎症性肺损伤,可发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病率及死亡率高,ALI患者康复后也面临着长期生活质量低下的风险。尽管在过去的40年里,研究人员一直对ALI/ARDS进行深入研究,但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因此,有必要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案。间充质干细胞是目前治疗ALI的研究热点,本综述总结了 MSCs治疗ALI的相关研究进展,并讨论其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ALI/ARDS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疾病过程,ALI源于直接和间接因素引发的肺损伤。一旦机体遭受感染、化学或机械损伤,免疫系统和肺腺 - 毛细血管屏障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导致 ALI 的病理生理变化。一般来说,ALI/ARDS的生理特征是肺泡毛细血管屏障的破坏(即肺血管渗漏),导致非心源性肺水肿的发展,其中富含纤维蛋白的蛋白质渗出物充斥肺泡腔,损害气体交换,并导致呼吸衰竭。ALI/ARDS的病理特征是肺内严重的急性炎症反应和中性粒细胞性肺泡炎。此外,3~ 7天后还可观察到ALI/ARDS的其他特征,如肺泡内出血、纤维蛋白沉积、细胞碎片、透明膜形成等。
 
干细胞是一种具有不对称分裂能力的细胞,能够产生与自身相似的另一个细胞,或分化程度更高的细胞。干细胞根据其来源组织可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胚胎干细胞是多能性的,能够分化成所有胚胎学谱系的细胞,但因其具有“致瘤性”而在临床应用较少。成体干细胞包括间充质干细胞、内皮祖细胞和内源性肺干细胞。MSCs是间质来源的细胞,能够自我更新并分化为中胚层来源的细胞。研究发现,MSCs 缺乏Ⅱ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抗原,表达很少或不表达共刺激分子,这使得它们拥有“免疫豁免”的特权,而且它们相对容易分离,能够在体外大量扩增,因此,MSCs 是迄今为止研究最广泛的干细胞。国际细胞治疗学会将MSCs定义为符合以下标准的一类细胞:①在标准的组织培养条件下,它们黏附在塑料表面;②表达CD73、CD90、CD105等细胞表面标志物,但不表达 CD45、CD34、CD14或 CD11b,CD79a、CD19、HLA-DR 等细胞表面标志物;③在标准的体外条件下,它们能够分化为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和成软骨细胞。目前,临床研究将其应用于心血管疾病、肺纤维化、脊髓损伤、骨修复和软骨修复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中。
 
出自《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作者何静,郭玲,赵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