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营养管理证据总结过程2021-09-17 09:40:08
首先,研究人员通过系统的文献检索和筛选,充分获取HSCT患者营养管理相关证据。其次,通过系统的证据翻译、审校、归类和综合,编制出清晰的证据综合手册并提交相关专家予以合理性判断。最后,证据的质量评价尽可能保留原文献的质量评价和推荐结果,通过专家论证,根据证据的可行性、适宜性、临床意义、有效性,进一步确定证据的推荐级别。本研究总结的证据具有丰富性。证据的归类符合营养管理的一般流程,便于干预人员理解和记忆。对传统护理常规中的HSCT患者需食用低微生物饮食观念提出质疑,推荐护士为患者提供安全食品处理方法的饮食教育。同时,在充分考虑HSCT疾病特殊性前提下,证据尽可能地以定量方式做出推荐,清晰明了,如:明确了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的适用标准;界定卧床患者和可下床活动者的能量需求;合并肠道GVHD的患者,腹泻量<500 ml/d者,推荐使用阶梯式经口进食;腹泻量>500 ml/d者,建议禁食禁饮,并且持续使用完全肠外营养。对于不符合临床实际情况的条目,予以删除,如“肠内营养支持时间预计在2~3周或更长时间(>6个月)时,应采用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术输注”。
所有即将接受清髓性预处理的HSCT患者均存在营养不良风险,需要行营养筛查和综合营养评定,从而建立合理的营养照护计划。造血干细胞移植前的营养筛查旨在确定患者的整体营养状况,重点识别出存在营养不良风险但尚未出现营养不良症状的患者。推荐采用欧洲营养风险筛查量表和患者主观营养评估法对HSCT患者进行营养不良风险筛查。初步筛查后,进一步采用系统的营养评估方法,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人体测量、疾病本身和治疗并发症等多项指标综合判断,以评估HSCT患者的营养状况。
临床护理人员需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做好全面评估工作,有效识别和干预营养不良高风险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但考虑到临床护理工作的繁忙性和人力资源的不足,需确定HSCT患者特异性和敏感性营养监测指标。此外,临床护理人员需要关注造成HSCT患者营养摄入不足或营养不良的原因,如:大剂量放化疗等治疗因素导致肠道黏膜损伤、唾液腺损伤、唾液分泌减少和嗅觉味觉改变;细菌、真菌及病毒感染引起的肠道黏膜刺激或损伤:抗生素和麻醉剂等药物因素导致胃肠道黏膜刺激和电解质失衡;焦虑、抑郁、疲乏等心理因素:照顾者改变、烹饪条件限制等社会因素。
出自《提升成人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营养管理质量的证据总结》作者方云,刘敏杰,吴耀辉。
上一篇: 干细胞治疗糖尿病下肢缺血性病变的机制
下一篇: 造血干细胞移植在输血工作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