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间充质细胞的外泌体研究备受关注2022-08-23 08:33:51

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迁移能力,其向损伤部位的迁移取决于间充质干细胞表达的大量细胞黏附分子和趋化因子受体,而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迁移到损伤部位的特性称作为“归巢”。除了在抗凋亡和抗衰老方面的作用,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也证明可以通过结合受体CD74抑制人间充质干细胞的迁移。在2009年,BARRILLEAUX等对于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作用于人间充质干细胞迁移的首次报告中表明,在85ng/mL的培养基中发现,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抑制50%的人间充质干细胞迁移,在更高的浓度水平,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几乎完全抑制了人间充质干细胞迁移,并且小分子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拮抗剂可以对抗这种抑制迁移作用。人软骨终板来源的干细胞是一种间充质干细胞,XIONG 等研究发现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通过CD74抑制人软骨终板来源的干细胞的迁移。LOURENCO等认为肿瘤细胞旁分泌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通过CXCR4激活将MAPK通路中的ERK和JNK分支促进人间充质干细胞向肿瘤细胞归巢。

目前,间充质细胞的外泌体研究备受关注。ZHU等研究发现人间充质干细胞工程化的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外泌体可通过促进血管生成、抑制细胞凋亡、减少纤维化。在体内外保护心脏功能而发挥心脏保护作用,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外泌体的生物学活性机制涉及miR-133a-3p及其下游AKT信号通路。CHEN等研究表明经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预处理的人间充质干细胞的外泌体通过lncRNA-NEAT1直接转移对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lncRNA-NEAT1通过对miR-1423p的竞争性内源性RNA活性发挥抗凋亡分子的作用。
 
出自《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对干细胞的作用》作者郑晓晗,魏艳召,黄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