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使用司莫司汀预的处理方案2021-09-18 09:03:19
在干细胞移植后 2 周内,两组患者发生重度骨髓抑制的比率较高,与化疗致骨髓抑制分级和处理中提到的骨髓抑制情况吻合。WBC和 PLT结果提示司莫司汀组在+6~+7 周发生轻度骨髓抑制比率明显低于非司莫司汀组(P<0.05),与司莫司汀易导致延迟性骨髓抑制相符。而 PLT 结果提示司莫司汀组在移植后 8 周内发生轻度骨髓抑制比率明显低于非司莫司汀组,可能与临床在移植过程中,当PLT<75×109/L 时即可开始使用促血小板生成药物或在化疗后 24 h 开始应用有关。
在移植后 8 周内,两组患者肝功异常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5~+8 周,司莫司汀组较易发生肝损害,这可能与司莫司汀说明书中提到的代谢延迟进而引起的延迟性毒性有关。本中心在给患者用药时严格控制剂量,虽然肌酐和尿素的结果显示两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尿酸结果显示在+6~+8 周司莫司汀组发生肾功异常比率明显低于非司莫司汀组(P<0.05)。
有学者报道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使用司莫司汀预处理方案发生感染性发热和口腔溃疡的比率分别为 60%和 50%,且黄一虹等报道以烷化剂为主的预处理方案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时口腔溃疡的发生率为 73%,而在本研究中司莫司汀作为亚硝脲类烷化剂用于 allo-HSCT 时感染性发热和口腔溃疡的发生率分别为 55.56%和18.52%。有报道称当患者年龄<30 岁,移植类型、aGVHD 及 CMV 血症是影响 allo-HSCT 后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的相关因素,aGVHD 是 allo-HSCT 患者发生出血性膀胱炎的独立危险因素。
有学者报道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使用司莫司汀预处理方案发生感染性发热和口腔溃疡的比率分别为 60%和 50%,且黄一虹等报道以烷化剂为主的预处理方案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时口腔溃疡的发生率为 73%,而在本研究中司莫司汀作为亚硝脲类烷化剂用于 allo-HSCT 时感染性发热和口腔溃疡的发生率分别为 55.56%和18.52%。有报道称当患者年龄<30 岁,移植类型、aGVHD 及 CMV 血症是影响 allo-HSCT 后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的相关因素,aGVHD 是 allo-HSCT 患者发生出血性膀胱炎的独立危险因素。
而本研究中两组 aGVHD 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司莫司汀组发生出血性膀胱炎比率降低可能与司莫司汀有关,也与前文司莫司汀不能明显增加肾毒性且在+6~+8 周其肾功异常比率明显偏低有关,也可能是预处理方案中使用环磷酰胺引起的,可在后期进一步着重研究。由于司莫司汀在 allo-HSCT 预处理方案中作为辅助用药,对药物的反应很难评估。
但在中显示司莫司汀能减轻骨髓抑制和减少重度 aGVHD 发生率,且其对肝肾无明显损害及无显著增加其它移植预处理相关不良反应,对造血重建时间亦无显著影响,同时鉴于司莫司汀能通过血脑屏障,可能对移植患者脑白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因此在移植前,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预处理方案,并且关注使用司莫司汀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使患者获得最大的益处。同时本文只对本中心司莫司汀在移植后 8 周内的临床作用进行分析,没有关注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且病例数有限,故本文所得结论尚需进一步、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进行证实。
出自《司莫司汀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应用中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分析》作者王磊,王红春.张建平。
上一篇: 莫司汀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应用
下一篇: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