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细胞的基本判定标准2022-08-24 09:05:52
间充质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和免疫调节特性的多能细胞,它可以从多种组织获得,如骨髓、脂肪组织、脐带和胎盘。2006年,国际细胞治疗学会确立了MSC细胞的基本判定标准,包括细胞表面表达CD90、CD105和CD73,以及不表达CD45、CD34、CD14、CD79和HLA-DR,但该标准只定义了基本的形态和功能特征。MSC存在异质性,且MSC的异质性被认为是其基础和转化研究进展以及MSC疗法发展中的主要障碍。人羊水间充质干细胞是在富含血清的培养条件下从羊水中分离出来的一种贴壁细胞,在自体移植的临床应用中安全性较高。对AF-MSC异质性的潜在分子机制的研究有助于亚型的鉴定,细化其细胞亚群的体外分离。近年来,单细胞RNA测序技术已成为研究组织和细胞异质性的有力工具,而10xscRNA-seq平台因其能一次性获取大量单细胞而被广泛应用。ScRNA-seq可以在单细胞分辨率下生成单个细胞的独特的转录组并建立基因调控网络,细化细胞亚群分类,获得不同亚群间的分子标志。本研究基于10x scRNA-seq平台对体外培养的人AFMSC进行分析,确定人AF-MSC的细胞亚群和各群的分子标志物,为人AF-MSC更好地应用提供基础。
MSC在促进组织再生、抑制炎症、免疫治疗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具有向多个方向分化的能力,在细胞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但MSC的异质性却成为其临床转化的主要障碍。近来有研究通过单细胞转录组分析对培养型MSC的异质性进行了探究: Freeman等对小鼠骨髓MSC进行scRNA-seq,发现单细胞间多能性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基本一致,但与成骨、成软骨、成脂、神经及血管平滑肌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有差异,免疫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也不一致; Wang等进一步证实了骨髓MSC在人体内的异质性; Huang等分析了361个来自2个脐带MSC的转录组提出脐血MSC的异质性有限,且主要是由不同细胞周期所致; Liu等对来自3名供者的24358个离体培养的脂肪来源的MSC进行scRNA-seq,建立了脂肪MSC的转录组数据集。但人AF-MSC作为MSC的来源之一,其转录组异质性尚未在单细胞水平上得到研究。
出自《基于单细胞RNA测序的人羊水间充质干细胞异质性分析》作者郑玉婷,朱晓帆,杨宇霞。
上一篇: ADMSC在眼科的应用带来新的希望
下一篇: PGT涉及到的问题及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