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catenin调节肝癌干细胞干样特性和恶性行为的机制2022-09-07 08:41:16
癌症是世界上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2020年全球癌症统计报告发布的数据显示,肝癌的全球新增病例超90万,并且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中国肝癌在新发病例中居于第5位,在死亡病例中居于第2位。鉴于慢性肝炎病毒感染、酒精滥用、黄曲霉素B1等原因,中国部分地区肝癌的总体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因此肝癌的防治一直是医疗工作的重点。对于中、晚期肝癌患者而言,目前以经动脉化疗栓塞为代表的局部治疗以及系统性药物治疗为主。虽然肝癌有多种治疗方法,但肝癌患者的总生存率仍未能令人满意。研究肝癌发生发展过程的信号通路靶点指导药物的开发,可能为肝癌的治疗带来新的机遇。有研究发现,肿瘤的迁延不愈是由于存在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的肿瘤干细胞,这类细胞通常只占特定肿瘤总细胞的一小部分,已被证明参与肿瘤发展、细胞增殖和转移扩散。肝癌干细胞的干性特征使其在肝癌转移和复发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靶向肿瘤干细胞可能是一个关键的治疗措施,针对肝癌干细胞的研究将为肿瘤诊断、治疗提供更有针对性的靶点。肿瘤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能产生异质性肿瘤细胞的细胞亚群,同时具有致瘤性、连续传代能力、多向分化潜能以及独特可靠的表面标记物。OWENS 等率先提出肿瘤干细胞假说,认为肿瘤组织中存在一小部分能启始肿瘤发生、维持肿瘤生长和异质性的细胞。BONNET等首次证明了血液肿瘤中存在顶端白血病干细胞向祖细胞群、成熟血液细胞分化的层次结构,成为证明肿瘤干细胞存在的第一个证据。长期以来,肿瘤干细胞假说是研究肿瘤发生发展的热门领域。肝癌干细胞是肝癌细胞群中有自我更新与分化能力的微群体,常能表达多种耐药相关蛋白,往往是导致肝癌复发的根源。β-catenin是多种癌症中过度激活的经典促癌基因,能通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等信号通路在早期原发性肝癌中支持肝癌细胞存活。
有研究表明,β-catenin在肿瘤干细胞表型向成熟的癌细胞表型转换这一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β-catenin介导的癌细胞表型转化促进了肿瘤的发生和生长。因此,深入研究 β-catenin在肝癌以及肝癌干细胞发生发展中的联系和作用机制,可能对中晚期肝癌患者诊疗、未来药物的开发等方面具有潜在的积极意义。该研究以CD133+HepG2肝癌干细胞为实验对象,利用慢病毒感染沉默β-catenin基因,观察肝癌干细胞干性转录因子的变化,以阐明β-catenin调节肝癌干细胞干样特性和恶性行为的机制,为靶向β-catenin/ 肝癌干细胞治疗原发性肝癌提供实验基础和新思路。
出自《β-catenin 基因沉默对肝癌干细胞干性转录因子的影响》作者孙华,覃艳春,荣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