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薄片技术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替代方法2022-09-15 09:00:23
目前,生物牙根的研究有限,完全形成牙根的成功率为22%,将生物牙根进行临床转化应用还需从影响生物牙根再生的三大主要因素着手继续探索。牙源性干细胞的主要来源是拔牙,但受牙齿本身情况及拔牙方法的复杂程度等因素影响,难以保证获得健康的牙源性干细胞,Kim等提出将有炎症的乳牙牙髓干细胞暴露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中,该体外实验方法可显著增强其增殖和迁移潜力,但同时降低其分化潜力。然而将暴露于FGF-2中有炎症的乳牙牙髓干细胞与HA/TCP粉末混合预培养后在体内异位移植于免疫缺陷小鼠背部皮下,8周后牙本质样结构形成增加。这一发现将丢弃的乳牙炎症牙髓组织变为一个新的有活力的细胞来源。然而,未来还需要更大样本量的研究将炎症程度与细胞增殖和分化能力联系起来。生物支架的植入及其降解会损害再生过程,引起免疫应答,此提出了无支架再生的概念。而牙组织再生空间狭小,也不适合大型生物材料支架移植。因此,细胞薄片技术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替代方法,它不仅提供了特定的物理形态,而且还保留了细胞间的连接和细胞外基质,也避免了胰蛋白酶消化对细胞的损伤,值得探索及应用。
诱导微环境涉及众多元素,将干细胞支架复合体植入颌骨中,颌骨内微环境易将干细胞诱导向成骨分化,因而生物牙根再生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干细胞成牙向分化。明确诱导微环境对干细胞定向分化的调控机制在生物牙根再生领域十分重要。除上述因素外,牙齿缺失后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牙槽骨和颌骨吸收,影响生物牙根预后,应用骨组织工程技术再生牙槽骨对于生物牙根的研究向临床转化也有重要意义。
出自《牙源性干细胞在生物牙根中的应用进展》作者张晓月,赵卿,王小聪。
下一篇: 间充质干细胞在组织损伤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