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DFSCs是很有前景的生物牙根再生的种子细胞2022-09-15 08:57:33

2003年,Miura等发现了一种新的间充质干细胞,这些细胞是从7~ 8岁儿童正常脱落的前牙中分离出来的,被称为SHEDs。与DPSCs和PDLSCs相比,SHEDs有更高的增殖率。SHEDs的独特性质源于其未成熟的干细胞特性,它能够表达胚胎干细胞标志物,具有很大的血管生成和神经向分化潜力。在之前的研究中,DFSCs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生物牙根再生的种子细胞。然而,使用 DFSCs的一个主要缺点是患者必须有未长出的第三颗磨牙或正在发育的牙根。

因此,需要其他可替代DFSCs的种子细胞。与DFSCs相比,SHEDs具有更强的蛋白质合成和分泌功能,可形成有利于组织修复和再生的局部微环境。Yang等证实,SHEDs与DFSCs具有相似的牙源性分化能力,将SHEDs与TDM结合植入免疫缺陷小鼠的皮下可以生成牙本质和牙周组织。SHEDs 可替代DFSCs成为生物牙根再生的种子细胞之一。
2004年,PDLSCs被首次从牙周韧带中分离出来,其具有增殖和在特定的分化诱导下向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和软骨细胞分化的能力。此外,乳牙上残留的牙周韧带是PDLSCs的新来源,来自乳牙的PDLSCs比来自恒牙的PDLSCs具有更高的自我更新能力。PDLSCs常与其他牙源性干细胞结合用于牙根再生。在小型猪模型中,以HA/TCP的根形支架为载体,联合SCAPs和PDLSCs,产生了能够支撑预制烤瓷冠的复合体,可以获得正常的牙齿功能。随后的一项研究将DPSCs和PDLSCs覆盖于根状HA/TCP支架上,移植到小型猪的颌骨中,也实现了生物牙根的功能性再生。PDLSCs 与其他牙源性干细胞联合应用于生物牙根再生亟待研究。
 
出自《牙源性干细胞在生物牙根中的应用进展》作者张晓月,赵卿,王小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