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外泌体在炎症反应期的作用及机制2022-09-16 08:49:38

炎症反应是调控创面修复的重要阶段,多种炎症细胞和各种炎症因子协同参与炎症反应对抗感染。巨噬细胞是重要的炎症细胞,具有促炎 M1 和抗炎M2两个表型。研究显示,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可以促进巨噬细胞M2极化,对抗皮肤损伤引起的炎症反应,此过程中伴随着各种炎症因子表达量的变化。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可以通过激活PTEN/AKT信号通路来促进巨噬细胞抗炎表型M2型极化,抑制促炎表型M1型极化,并且抑制促炎因子IL-1β和TNF-α的表达,促进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加快了糖尿病小鼠皮肤损伤的愈合。

在模拟炎症状态下,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中特异表达的miRNA let-7b通过TLR4/NF-κB/STAT3/AKT信号通路稳定调节巨噬细胞的极化,促使巨噬细胞向抗炎表型M2型分化,减轻了炎症反应并促进了糖尿病皮肤伤口的愈合。hucMSCEXO的miRNA微阵列分析显示,与成纤维细胞外泌体相比,hucMSC-EXO中miR-21、miR-146a和miR181上调表达较显著,通过文献回顾,认为上述3种miRNA在伤口炎症反应中具有炎症调节的功能,其中miR-181的抗炎作用已被证实。hucMSC-EXO中的miR-181可以降低烧伤部位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数量,抑制TLR4信号路,抑制调控炎症反应重要因子NF-κB/P65 和p-P65蛋白的激活,阻止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的释放,促进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发挥抗炎作用。
 
出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促进皮肤损伤创面修复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作者丛海燕,王娜,常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