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外泌体在促进细胞增殖期中的作用机制2022-09-16 08:50:52

细胞增殖和皮肤再上皮化是创面愈合的关键,此阶段依赖成纤维细胞和上皮细胞不断增殖迁移。成纤维细胞增殖产生ECM,包括纤连蛋白和Ⅰ型、Ⅲ型胶原。上皮细胞增殖并向创面中心迁移,介导再上皮化,减少皮肤感染。干细胞外泌体已被证实可以通过内化途径直接进入成纤维细胞促进其增殖迁移和胶原合成,进而促进伤口愈合。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进入成纤维细胞后,通过上调N-钙黏素、细胞周期蛋白-1、增殖细胞核抗原、Ⅰ型胶原、Ⅲ型胶原、金属蛋白酶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的表达刺激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加速皮肤创面愈合。

外泌体还可以通过释放活性物质至受体细胞内,实现对受体细胞增殖迁移的调控。hucMSCEXO中的Wnt4蛋白能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Jagged1蛋白能激活North通路,促进角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及合成ECM的能力,促进创面愈合。胎儿真皮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Jagged 1蛋白也可激活North通路发挥同样的功效。 脂肪干细胞外泌体中的miR-21可以激活PI3K-AKT通路、lncRNA MALAT1锚定miR-124可以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皮肤损伤模型中的角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迁移,并抑制细胞凋亡。hBMSC-EXO中的lncRNA H19在成纤维细胞中与miR-152-3p结合,抑制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的表达,同时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迁移并抑制其凋亡,促进糖尿病小鼠伤口的愈合。
 
出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促进皮肤损伤创面修复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作者丛海燕,王娜,常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