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C可以促进中枢神经损伤修复2022-09-19 08:35:34
中枢神经损伤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是药物治疗、外科介入及康复训练,但治疗难度较大,疗效有限。中枢神经损伤后的修复治疗一直是临床工作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需要进一步探索促进中枢神经损伤后修复的方法。近年来,国内外对神经干细胞的培养、生物特性、临床应用进行了一定研究并取得了相应成果。NSC是中枢神经系统内处于未分化状态的母细胞,具有自我分裂及更新的能力,并能向多方向进行分化。NSC可以促进中枢神经损伤修复,特别是外源性NSC移植,已在临床中枢神经损伤修复中得到广泛研究。低氧作为外源性刺激因子,可激活机体内源性保护机制,促进NSC的增殖,参与中枢神经损伤后的修复过程。低氧有利于神经干细胞微环境的构建,并且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神经元的再生及修复具有重要作用。低氧阈刺激即在体外低氧环境诱导下刺激NSC增殖分化。作为无创性治疗方法,低氧阈刺激安全且易在临床中实现,故探索中枢神经损伤后低氧阈刺激对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低氧处理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NSC相较于常氧下,增殖数量有明显提升,并且低氧处理有效地促进了NSC的分化。而低氧本身作为胚胎发育和脑组织间隙的正常环境,是NSC增殖分化中的生理性刺激因素,体外培养NSC则可利用低氧维持NSC干细胞特性的作用,从而触发人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的发生。但中枢神经损伤后,其自发性的修复尚不能完全恢复神经功能,低氧则可以在中枢神经系统修复的基础上进一步刺激并增强内源性恢复程度。目前发现低氧不仅可以作为NSC增殖分化的直接刺激因素,还能够上调神经细胞内的低氧敏感性生长营养因子水平,不仅起到保护神经的作用,还能增加神经的可塑性,调节突触与相关的信号通路,在神经系统损伤后对功能恢复起到重要作用。此外,低氧可以增加脑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促进血管新生,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起保护作用。
出自《间低氧阈刺激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作者赵勇亮 安国斌 侯春波。
上一篇: 外泌体调控在创面愈合中的应用
下一篇: 低氧阈刺激对NSC增殖分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