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SCs体外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2022-09-21 09:15:20
有研究报道,将BMSCs与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共培养后,ESCs可诱导BMSCs向EECs分化。屈莉红等将小鼠BMSCs和ESCs接种在Transwell小室共培养系统中发现,小鼠BMSCs在体外可向EECs分化。张雯碧等将小鼠BMSCs与ESCs按1∶1接种至Transwell培养皿中共培养5d,发现ESCs能够分泌多种趋化因子,同时发现外源性17β雌二醇能够促进ESCs分泌趋化因子,进而促进BMSCs趋化迁移,从而诱导BMSCs向EECs分化。这些体外细胞实验表明,BMSCs受其所处的微环境影响,可向EECs分化。这为BMSCs用于修复子宫内膜损伤奠定了理论基础。目前,国内外构建子宫内膜损伤动物模型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化学损伤法、氧化应激反应损伤法、机械损伤法等。王冰玉等通过物理性机械损伤及宫内置入手术棉线48h的方法成功构建了新西兰大白兔子宫内膜损伤模型,宫腔局部移植BMSCs后发现,BMSCs可促进子宫内膜修复和再生,从而改善子宫内膜损伤症状。XIA等向宫腔注射95%乙醇后构建了大鼠子宫内膜损伤模型,然后通过尾静脉注射BMSCs并予电针刺激,结果发现电针刺激可促进BMSCs归巢至受损的子宫内膜,增强子宫内膜中干细胞的旁分泌作用,从而修复损伤的子宫内膜。
WANG等利用“热球”切除子宫内膜制作了大鼠子宫内膜损伤模型,将PKH-26标记的BMSCs植入子宫内膜后发现,BMSCs可向损伤的子宫内膜迁移,并在体内重建了子宫内膜组织,从而提高了子宫内膜的容受性。有研究还发现,水凝胶搭载BMSCs可改善大鼠经机械损伤的子宫内膜厚度,控制子宫内膜炎症反应,修复损伤的子宫内膜。以上研究均证实,BMSCs能够促进子宫内膜损伤修复,这为BMSCs治疗人类IUA提供了理论依据。
出自《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宫腔粘连的研究进展》作者周云凤,肖雁冰。
上一篇: 不同来源MSCs治疗IUA的研究进展
下一篇: UCMSCs体外细胞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