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UCMSCs体外细胞实验2022-09-22 08:33:08

NAGORI等研究发现,自体BMSCs移植后予周期性激素治疗4个周期,可修复IUA术后常规治疗无效的薄型子宫内膜,通过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患者成功受孕。SANTAMA⁃RIA等对11例IUA术后常规治疗无效的薄型子宫内膜和内膜萎缩患者予BMSCs移植治疗发现,BMSCs能够改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其中3例治疗后自然受孕、7例胚胎移植成功。但目前BMSCs治疗IUA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此外,骨髓采集为有创操作,并且随着年龄增长,BMSCs的“干”性降低,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IUA的研究进展UCMSCs是存在于新生儿脐带组织的一种多能干细胞,它比BMSCs具有更强的增殖、分化和迁移能力,是目前治疗子宫内膜损伤性疾病较为有前途的种子细胞。SHI等通过建立分化诱导系统探索UCMSCs向子宫内膜样细胞分化的潜力,结果发现在诱导UCMSCs向EECs分化过程中需要ESCs分泌的内源性因子和外源性因子共同参与;同时还发现,8-Br-cAMP联合外源性因子可使UCMSCs分化成ESCs。张赛男等研究发现,将UCMSCs与ESCs共培养5d,UCMSCs开始向EECs分化。有研究还发现,miR-455-5p过表达的UCMSCs与ESCs共培养,miR-455-5p过表达的UCMSCs可促进共培养的ESCs增殖。这些研究表明,UCMSCs在不同诱导条件下能够在体外分化为ESCs和EECs。另有研究将 UCMSCs与经米非司酮干预后的 ESCs共培养发现,UCMSCs对米非司酮造成的ESCs损伤有一定修复作用,还能促进其迁移并抑制其凋亡。以上研究表明,UCMSCs与其所在的组织微环境相互影响,这为UCMSCs治疗IUA奠定了理论基础。
 
出自《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宫腔粘连的研究进展》作者周云凤,肖雁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