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失调的miRNA在疾病发展中起关键作用2022-11-15 08:49:40

椎间盘是位于脊柱椎体间的异质性纤维软骨组织,其中心区域是髓核,侧面被周围纤维环包围,上下两面均是软骨终板,此结构赋予了脊柱运动和弯曲能力。但椎间盘属于体内最大的无血管结构,神经末梢也只达纤维环外围。这些结构特征使得椎间盘很容易发生退变。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简称椎间盘退变,是一种导致椎间盘的形态和生理功能发生重大变化,最终导致其承压和扭转负荷的能力下降的疾病。IDD 使椎间盘的减震缓冲能力减弱,增加了纤维环壁破裂的机会,使髓核外渗和神经结构受压,是大多数脊柱肌肉骨骼疾病(包括椎管狭窄、结构不稳定、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和脊髓病)的病理基础。IDD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学界认为是环境和遗传因素的相互作用。

其中环境因素,如机械负荷、体力活动和吸烟,所起作用相对较小。而基因遗传被认为是IDD的主要危险因素,导致了70%以上的IDD的发生。在IDD发生发展过程中,椎间盘细胞的凋亡异常增加,异常聚集,细胞外基质蛋白(异常合成和/或降解)失调,炎症因子过度表达,加速炎症微环境的形成,进一步影响周围椎间盘细胞。加强对这种相互作用背后的分子机制的理解,有助于确定IDD的新治疗靶点。微RNA是一种单链非编码RNA,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研究表明其可调节体内许多基因的表达。据报道,miRNA只占人类基因组的1%~3%,但其可调控约33.3%的蛋白质编码基因。一个确定的miRNA可调节许多不同的下游靶基因,而一个确定的靶基因也可受多个miRNA 控制。
 
失调的miRNA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包括各种癌症、多种退行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和其他慢性病。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了miRNA在防治IDD中的作用,其中包括髓核细胞增殖、髓核细胞凋亡、细胞外基质降解和炎症等方面。
 
出自《微RNA在椎间盘退变中的研究进展》作者王珏翰,朱策,黄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