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分离肠隐窝干细胞的方法2022-12-27 08:52:01

目前隐窝干细胞源类器官主要用于研究干细胞定向分化和肠黏膜生理、病理调控机制等相关研究。多能干细胞包括胚胎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具有极强增殖能力,并可分化为三胚层中任意细胞。其中,胚胎干细胞是来源于胚泡内细胞团,在体外培养时可诱导分化成包括肠细胞在内的多种细胞类型。Yamanaka研究表明,将维持ESC多能性的核心基因或基因产物导入终末分化的体细胞中可以诱导体细胞重编程,从而获得具有多能性和自我更新能力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在人或模式动物的研究中,通过刺激ESC和iPSC的特殊信号通路可以诱导其分化为内胚层,并使其逐步发育形成具有前肠、中肠和后肠功能的肠道类器官,可用于研究器官的发生和发育。在畜禽方面,研究人员已从猪、牛、羊、兔、鸡等畜禽中分离获得ESC,但目前尚未成功将畜禽PSC诱导为肠道类器官。此外,猪、牛、羊、兔、鸡等畜禽中诱导的iPSC也未表现出完整的多能性,还需进一步研究。

畜禽肠道类器官主要通过诱导肠隐窝干细胞增殖分化而成。从肠道组织中分离获得具有干性的肠隐窝干细胞、合适的3D培养方法和优选的类器官培养基功能组分,是成功培养畜禽肠道类器官的关键。此外,由于不同畜禽分离获得的肠道类器官形态上具有差异,对肠道类器官的鉴定也是培养畜禽肠道类器官的重要部分。因此,本部分整理了目前畜禽肠隐窝干细胞常用的分离、培养与鉴定方法。
 
目前,分离肠隐窝干细胞的方法主要包括胶原酶消化法和离子螯合法,主要通过特定的胶原酶或螯合剂进行消化,获得高活性的肠干细胞。其中,胶原酶消化法通过胶原酶Ⅰ水解上皮组织细胞间质的脯氨酸,使细胞离散,分离获得畜禽肠隐窝干细胞,工作浓度范围为0.1~0.3 mg/mL,消化时长30~90min,孵育温度37℃,期间可适当振荡。胶原酶Ⅰ主要消化细胞间质,对细胞本身的影响较小,能较好保持细胞活性。并且胶原酶Ⅰ在Ga2+和Mg2+存在条件下仍具有较好活性,故可用含血清及抗生素的DMEM培养基配制,能提高细胞存活率。
 
出自《肠道类器官的构建及其在畜禽营养和肠道健康研究中的应用》作者罗祥,李刚,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