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肠道类器官根据干细胞的来源分类2022-12-27 08:50:41

肠道类器官是具有干性的肠细胞离体培养时,以特异性连续增殖分化方式形成的一种多细胞类型的三维培养物。2009年,Sato等将分离的成年小鼠肠隐窝干细胞在基质胶中进行3D培养后,生成了具有隐窝-绒毛结构的肠道类器官。2011年,Spence等通过人多能干细胞定向体外诱导分化的方式,成功培养获得肠道类器官。相较于体外2D培养的单独类型肠道内膜细胞,肠道类器官能更好模拟肠黏膜细胞功能及多细胞间相互交流,且能在增殖分化中维持基因稳定性。随着类器官培养技术的发展,肠道类器官成为动物营养与肠道健康研究领域的重要模型,但大多数肠道类器官的相关应用主要集中在模式动物和人类疾病方面,在畜禽中应用较少。为此,对肠道类器官的构建及其在畜禽营养与肠道健康研究中的进展及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畜禽肠道类器官的培养提供参考,并为畜禽肠道类器官模型的应用提供新思路。

目前,肠道类器官根据干细胞的来源分为三大类,即肠隐窝干细胞衍生的肠道类器官、多能干细胞衍生的肠道类器官、肿瘤干细胞衍生的肠道类器官。其中,肿瘤干细胞衍生的肠道类器官相关研究在畜禽研究领域应用价值有限,故本节详述前两种来源类器官。肠道干细胞是位于肠道隐窝基底部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一种成体干细胞,可分化为肠细胞、杯状细胞和潘氏细胞等肠细胞类型。离体培养肠隐窝干细胞可在模拟的肠上皮微环境下不断增殖分化,利用细胞的自组织及分选重排机制形成肠道类器官。在家畜方面,已经从猪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牛的空肠、回肠和结肠及羊的回肠中分离出肠隐窝干细胞,并成功构建出相应的肠道类器官。在家禽方面,研究人员已构建获得鸡胚小肠、鸡空肠和盲肠隐窝干细胞衍生的肠道类器官,而从水禽中分离隐窝干细胞培养肠道类器官的相关研究鲜有报道。
 
出自《肠道类器官的构建及其在畜禽营养和肠道健康研究中的应用》作者罗祥,李刚,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