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巨噬细胞表型来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2023-01-30 09:21:31

这一过程由巨噬细胞中的IFN通过JAK/STAT1途径调节。在糖尿病条件下,巨噬细胞中的IFNb-Setdb2轴受损,导致糖尿病创面中巨噬细胞为持续的炎症表型。三是转录因子FOXM1和STAT3被抑制,二者可激活和促进免疫细胞的存活,同时调控炎症反应。四是高血糖诱导了微小RNA-21的过表达,过表达的miR-21抑制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表达,而pTEN可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信号通路,进而抑制NADPH氧化酶2,创面中的ROS维持在适当水平;而miR-21的过表达则打破了这一抑制作用,使得巨噬细胞持续产生ROS,维持在M1表型;五是糖尿病创面中存在过量的亚铁离子,亚铁离子可使巨噬细胞维持在M1表型,产生大量的ROS。

对于糖尿病创面的治疗,首选仍是清创术和优质的伤口护理;难以的愈合创面,可以选择高压氧治疗;面积较大的创面,为缩小创面面积提高愈合几率,可选择负压吸引治疗。尽管已有上述多种方式治疗糖尿病创面,但和非糖尿病创面相比,糖尿病创面的愈合率仍有待提高,需要积极探索新的治疗方式和机理。巨噬细胞从M1表型转化为M2表型是启动修复的关键,因此可尝试通过改变巨噬细胞表型来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
 
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在糖尿病创面中应用自体或异体的干细胞可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可能是干细胞促进了新生肉芽组织的形成;此外,间充质干细胞通过调节巨噬细胞极性转换也是间充质干细胞提高糖尿病创面愈合状态的一个可能原因;通过比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影响,研究人员在动物体内和体外发现,二者都可促进M1型巨噬细胞向M2型转变,并显著改善糖尿病小鼠背部创面的愈合情况;在一项干细胞对创面愈合作用的研究中,将脐带基质干细胞和糖尿病创面中分离得到的M1巨噬细胞共孵育,脐带间质干细胞通过分泌的前列腺素E2,可使M1型巨噬细胞向M2型转变,这一表型转变,使得IL-10和VEGF分泌增多,TNF-α和IL-6表达减弱,同时还恢复了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使得血管生成能力、趋化能力和迁移能力得到加强,上述作用叠加在一起加快了糖尿病小鼠背部创面的愈合速度。
 
出自《巨噬细胞极化状态转换对糖尿病创面影响的研究进展》作者肖田桢,王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