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组织在调节血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2023-01-30 09:18:47
M2型巨噬细胞是伤口中VEGF和其他促血管生成介质的重要来源,巨噬细胞停留在M1表型不能向M2表型转变导致糖尿病创面中血管生成减少;另因长期暴露在高血糖的微环境下,内皮细胞的功能得到损害,因此糖尿病创面的血供较差;脂肪组织在调节血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健康人群中,脂肪组织中的巨噬细胞为M2型,通过分泌IL-10和儿茶酚胺等因子调控脂肪细胞的脂质代谢,IL-10可增强脂肪细胞胰岛素敏感性和脂肪生成,在糖尿病患者中,巨噬细胞则极化为M1型,M1型巨噬细胞可使脂肪组织内游离脂肪酸和脂多糖升高,LPS又会进一步导致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同时M1型巨噬细胞产生的炎症因子IL-1β可抑制PPARγ信号通路的激活,而激活PPARγ信号通路可增强巨噬细胞对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能力、降低促炎因子的表达和增加伤口愈合基因的表达,因此M1型巨噬细胞产生的炎症因子延迟了伤口愈合;IL-6 还可对胰岛素的信号级联产生负调节作用,加重胰岛素抵抗,使微环境保持高血糖状态,进一步加重了病情。糖尿病创面阻止巨噬细胞从M1型转化为M2型的分子机制,近来研究表明主要有如下几个。一是高血糖状态抑制Nrf2激活,导致氧化应激,烟酰胺辅酶、醌氧化还原酶1和HO-1等抗氧化基因表达降低,同时IL-1β、IL6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等炎症因子表达增多,使得巨噬细胞持续表达为M1型。二是巨噬细胞中的表观遗传酶表达受到高血糖和氧化应激的干扰,如H3K4甲基转移酶SMYD和H3K27去甲基酶Jmjd,二者都是调节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的重要表观遗传酶,在外界持续的炎症刺激下,其表达降低,调节能力减弱;基因表达分析显示,编码组蛋白甲基化的甲基转移酶Setdb2在正常和糖尿病伤口中的差异表达。正常人群中,Setdb2在组蛋白3上特异性地甲基化赖氨酸9,并使染色质保持在启动子不能与转录因子结合的构象中,从而有效地沉默基因转录。Setdb2促进巨噬细胞在正常伤口愈合中从炎症表型向修复表型的转变,巨噬细胞中Setdb2表达的增加导致炎症性细胞因子启动子上的核因子kB结合位点的抑制性H3K9me3含量增加,从而导致炎症停止和向修复表型转变。
出自《巨噬细胞极化状态转换对糖尿病创面影响的研究进展》作者肖田桢,王利群.
上一篇: 糖尿病创面阻止巨噬细胞极性转换
下一篇: 巨噬细胞表型来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