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IBD患者均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2023-02-01 08:53:48

炎症性肠病是一组非特异性的慢性复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IB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未被完全阐明,目前也尚无治愈方法。随着研究不断深入,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整合素受体、JAK/STAT通路和肠道菌群等靶点在IBD的病理生理学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被逐渐揭示,并随之涌现出多种新型的治疗方法,如生物制剂及小分子药物、干细胞移植、粪菌移植、白细胞吸附等。虽然不少新型治疗方法仍在研究阶段,但已初步展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未来或许可以弥补既往治疗方案的不足,为IBD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

参与UC的各种炎性细胞因子主要来自于活化的外周粒细胞和单核细胞。选择性白细胞吸附技术可通过特殊的吸附装置去除血液中活化的白细胞,来减轻炎细胞及其释放的炎性因子对机体的免疫攻击,从而缓解和改善症状,且操作简便,安全性良好。在日本,该项技术已被应用于治疗活动性UC,甚至成为中重度活动性UC的一线疗法。选择性白细胞吸附技术作为一种非药物疗法,可以作为药物治疗无效时的备选方案,适应证广,对于包括儿童、老年人、妊娠妇女等特殊人群在内的IBD患者均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费用昂贵,且长期疗效和安全性仍待验证,这项技术在我国并未广泛开展。
 
近年来关于IBD较有代表性的新治疗技术,临床试验所展示的数据表明,大部分新治疗手段疗效和安全性良好。随着分子生物学、现代免疫学、再生医学及其他高新技术的发展,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将被逐渐阐明,基于发病机制的新治疗手段作为IBD治疗进展的突破口,将会成为IBD患者的福音。但这些新治疗手段的具体机制、安全性、治疗效果、操作标准、应用规范等仍未完全明确,因此在真正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之前,还需要大量的观察研究和进一步的探索。
 
出自《炎症性肠病新型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作者陈晓芬,陈钰涵,马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