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出院后延续性护理形式2023-02-10 09:14:34
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是通过对18岁以下的受者进行超大剂量放疗、化疗后,将正常造血干细胞输入受者体内,以重建造血以及免疫功能的治疗方法。目前,HSCT的适应证有恶性血液病、功能障碍性血液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和遗传代谢病等,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移植后需要较长时间服用药物、药物副作用、机体免疫功能尚未重建以及出现的急慢性并发症等因素影响,病人出院后仍存在较高的照护需求。移植物抗宿主病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主要并发症,40%~60%病人移植后发生Ⅱ~Ⅳ度急性GVHD,而慢性GVHD发生率高达80%,总死亡率可达15%,是移植后主要的并发症和致死原因。目前,国内对HSCT病人的护理大多局限于住院病人,健康需求难以得到及时满足。研究表明,延续性护理为病人提供多种方式的院外指导及护理,能减少病人急诊入院次数,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现将近年对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延续性护理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延续性护理是将护理服务从医院延伸到家庭、社区的连续性护理干预。国外延续性护理是由高级实践护士为主的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我国的延续性护理的开展模式包括开设护理门诊、出院指导、医院社区一体化防治、随访、延续性护理服务中心等,侧重于制订出院计划和出院后随访。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由于化疗用药需要,在移植术前就植入PICC或输液港,移植术后使用免疫抑制剂增加了疾病复发和感染的风险,同时具有很高的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大部分家长会让患儿带导管出院,然后定时回医院的门诊或日间病房进行导管维护。另外,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患儿需要定期来医院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及检查免疫抑制剂血药浓度、血常规和肝肾功能等,根据结果对患儿或家长做出针对性指导。
出自《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延续性护理的研究进展》作者黄小妹,黄海英,李晓华.
上一篇: 线粒体转移与BMSC成骨分化
下一篇: 微信平台护理应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