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 - MSCs外泌体的分泌抑制心肌凋亡2023-02-14 08:48:00
Zhu等认为缺氧环境下BM-MSCs外泌体的分泌可以抑制心肌凋亡,促进心脏的修复。商青青等发现透明质酸水凝胶可提高移植BM - MSCs的存活率并促进心肌的修复。王诗琦等认为,对BM-MSCs进行中药或低氧预处理,是BM - MSCs治疗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条件。《素问·金匮真言论》言:“夫精者,身之本也”,中医认为精是生命的起源,是构成人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壮老及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这与干细胞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决定人体生长发育的性质相吻合,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精与干细胞存在相关性。中医理论认为精是由父母生殖之精结合而藏于肾的构成胚胎的基本物质,为先天之精,正如《灵枢·决气》言:“两精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先天之精在后天饮食水谷等精微物质的充养下,维持五脏六腑的正常结构及生理功能活动,与干细胞起源于男女结合而形成的受精卵(即全能干细胞),在不断吸收外界营养的情况下高度增殖、分化最终发育成独立个体的特点一致。从整体看,全能干细胞分化、增殖最终发育成一个完整个体的过程即为先天之精的属性,而成体干细胞保留分化潜能及人体细胞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离不开后天之精的充养,黄中迪等认为成体干细胞属后天之精的范畴。 可以看出干细胞与“精”来源相同。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精化为气”,一方面精可化生为先天之气,通过三焦布散到全身脏腑,濡养脏腑并调控、推动各脏腑的生理功能;另一方面精藏于肾中化为生殖之精,化生肾气,以繁衍生命。现代研究证明,在成年个体的多种组织和器官,如脑、骨髓、血管、皮肤、消化系统上皮、肝脏中可找到成体干细胞。由此可见精与干细胞均遍布周身,在分布上具有相似性。
出自《基于心肾相交理论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力衰竭概述》作者袁华静,薛一涛。
上一篇: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现代研究
下一篇: 干细胞在特定环境下才会打破休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