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Notch信号通路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2023-03-07 08:57:16

骨质疏松症是由于破骨细胞活性增加、成骨细胞活性降低导致骨重塑过程不平衡,骨吸收加速或骨形成减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包括衰老、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胃肠道疾病、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骨髓瘤和其他血液疾病。据调查显示,中国50岁以上人群患骨质疏松症概率为19.2%,其中50岁以上女性患病率达32.1%,远高于同龄男性的6%,而65岁以上女性患病率高达51.6%。现阶段西医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物主要分为3大类:抗再吸收剂、合成代谢剂和具有其他机制的药物。然而,许多药物具有潜在不良反应或不适合长期使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因此,如何长期有效治疗骨质疏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仍然是临床上面临的挑战。

Notch信号由配体、受体、下游靶基因和其他效应物4部分组成,是一种涉及受体和配体之间直接相互作用的机械通路,最早于1917年在苍蝇体内发现,其主要经过三步蛋白水解模式,以激活下游关键靶基因的转录,从而发挥生物学作用。Notch信号通路及其受体、配体几乎在所有器官系统中表达,并通过协调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在细胞命运决定中发挥关键作用。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Notch信号通路与骨组织有着密切关系,如Notch信号及关键细胞因子对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功能调节,参与骨重塑与骨再生。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逐渐发展,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研究重点,中医药以其多角度、多层次和不良反应小的优势,在缓解骨质疏松疼痛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可以有效弥补西药的不足。Notch信号是一种涉及受体和配体之间直接相互作用的一条经典的机械传导通路,已有研究表明,Notch信号通路能够调节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间充干细胞的分化、增殖,进而促进骨形成,对骨质疏松症发挥重要作用。目前虽有Notch信号对骨质疏松症的文献论述,但文献对于发病机制的论述相对简洁,且在中医药方面仅从某种中药或中药活性成分进行研究,缺乏深入全面性的阐述。因此,将主要围绕阐明骨质疏松症与Notch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中医药调控Notch信号通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文章进行系统性分析和总结,以期为中医药在防治骨质疏松症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
 
出自《Notch信号通路与骨质疏松症及中医药防治》作者韦沅汛,陈锋,林宗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