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ch信号调控血管内皮细胞2023-03-08 08:50:3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是骨骼发育过程中血管生成与软骨内和膜性骨形成有效介质,其通过将内皮细胞吸引到骨组织,调节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分化和功能,进而参与骨形成。LIU等实验证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通过调节Notch信号中转录因子Runx2和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2 以及通过与核包膜蛋白层粘连蛋白a/C的相互作用来控制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此外,间充质干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减少导致成骨细胞减少和脂肪细胞分化增加。CHEN等利用人参皂苷Rg1进行体外实验,结果表明,Rg1不仅增加了骨祖细胞的数量,还可促进骨祖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加速成骨与血管生成耦合。进一步研究表明,Rg1还可以促进高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增强内皮细胞的血管生成能力,激活Notch通路促进内皮细胞分泌成骨相关因子Noggin调节成骨作用,为血管生成和成骨提供进一步耦合。综上,Notch信号调控血管内皮细胞有望成为骨质疏松症新的干预措施,但目前关于此方面的相关文献研究相对缺乏,仍需深入研究,进而为防治骨质疏松症方面提供血管新生层面的应用参考。
中医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有着悠久的历史,虽没有明确记载骨质疏松症病名,但根据其临床症状、发病机制、治则治法等,将其归属于“骨枯”“骨痿”“骨痹”等范畴,《素问·痿论》记载:“肾者水脏也,今水不胜火,则骨枯而髓虚,故足不任身,发为骨痿”“脾健则四肢强劲……脾运化精微……下归于肾。”中医认为肾虚为骨质疏松症的根本原因,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主骨生髓。脾虚是骨质疏松发病的重要病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虚则四肢不用。血瘀则是病理产物,血液运行依赖元气的推动,元气为肾精所化,肾精不足,无源化气,必致血瘀。中医药经过长期实践确立了“肾主骨,生髓”的理论,并以“治未病”“辨证施治”等整体治疗观为指导思想,树立了补肾壮骨、健脾益气及活血通络的三大治法。目前,中医药通过干预Notch信号防治骨质疏松症研究仅从某种中药或中药活性成分进行,缺乏深入全面性的阐述。因此,有必要对中医药干预Notch信号通路对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做更深入的分析与总结。
出自《Notch信号通路与骨质疏松症及中医药防治》作者韦沅汛,陈锋,林宗汉。
上一篇: 间充质干细胞对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
下一篇: 中药活性成分及提取物对该通路起到调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