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一般概述2021-10-20 08:48:38
髓灰质炎病毒(PV)是具有单股正链RNA基因组的人类肠道病毒,是脊髓灰质炎的病原体。PV病毒的神经毒性可通过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突变(IRES)而减弱。Gromeier等h8,581以鼻病毒的IRES取代正常PV病毒的IRES,生成PV一1.RIPO病毒,可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且不影响正常细胞,其安全性已经胶质瘤动物模型证实。PV.1一RIPO病毒重组体保留了对PV病毒受体CDl55的天然亲和力,该受体通常在高级别胶质瘤细胞中过表达[PVS—RIPO病毒是经减毒的1型PV病毒(Sabin),主要与PV病毒受体CDl55结合。2018年,Desjardins等发表于N Engl J Med的一项I期临床试验共纳入61例复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分别接种5种剂量的PVS.RIPO病毒(0.10×10 9、0.33×10 9、l×109、3.30×10 9、10×109TCID,),10×10 9TCID,。组1例出现颅内出血的Ⅳ级不良事件;该项研究有52例患者参加了之后的剂量扩增试验,其中6例接种剂量为0.33×109 TCID,31例为50×10 6TCID,15例为10×106TCID,均未观察到PVS.RIPO病毒的神经毒性反应,36.54%(19/52)观察到PVS—RIPO病毒相关Ⅲ级或更高级别不良事件.
治疗后24和36个月总生存率为21%(95%CI:11.000~33.000),高于历史对照组;且0.10×109 TCID。组有1例20岁女性患者经治疗后肿瘤彻底消失。该项研究证实PV病毒治疗胶质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为即将开展的Ⅱ期临床试验确定了剂量水平(50×106 TCID。)此外,还有应用麻疹病毒CEA(试验编号:NCT00390299)、Toca 511(试验编号:NCT02576665)和牛痘病毒TG6002(试验编NCT03294486)等溶瘤病毒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
出自《恶性胶质瘤溶瘤病毒治疗进展》作者刘鸿宇 余新光 陈凌。
上一篇: 细小病毒的一般概述
下一篇: 胶质瘤的溶瘤病毒治疗的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