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药物筛选和个体化治疗2021-10-25 10:07:58

由于PCa类器官在保持遗传稳定性的同时还保持着异质性,已成为肿瘤药物毒性筛选、药效评价研究和个体化治疗研究的理想模型。 Gao等为探索CRPC衍生的类器官是否适合药物测试,用培育出的PCa类器官对恩杂鲁胺、依维莫和 BKM-120进行药物敏感性测试,发现 AR 扩增的 MSK-PCa2细胞系对恩杂鲁胺敏感而对其他药物耐药,同时存在PTEN缺失和PIK3R1突变的MSK-PCa2对依维莫和BKM-120均敏感,这与体内实验结果一致,证明其对药物敏感性的效果与临床试验结果相似。另外Beshiri等发现,BRCA2突变的PCa类器官对奥拉帕尼敏感,该结果与在BRCA2 突变的 CRPC患者临床治疗观察到的反应一致。 这些实验结果提示运用类器官进行药物筛选和个体化治疗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同时 PDXs-类器官平台结合了PDXs 模型优点(展现疾病遗传和表型多样性)和类器官(易于体外大规模培养)的特点,可用于扩大体外 CRPC 模型的数量和多样性,同时,还为运用高通量筛选技术在体外大规模筛选用于mCRPC的治疗药物和相应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2018 年发表的一项关于类器官模拟转移性胃肠道癌症的治疗反应的研究中,运用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测试了类器官对靶向药物和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类器官对抗肿瘤药物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这表明PDOs模型可以高效预测个别患者的药物反应,针对不同的病人实现个体化治疗。 因此将不同 PCa 患者的新鲜肿瘤样品制备成 PCa 类器官培养物并进行个体化建模,通过靶向或高通量的单药和组合药物筛选,可进一步指导精准个体化治疗和促进新的抗肿瘤药物的研发。
 
出自《类器官模型在前列腺癌异质性研究中的应用》作者周丽桂,张永斌,师长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