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外泌体是一类细胞外囊泡2023-10-09 08:55:17

急性心肌梗死可造成心肌细胞永久性死亡和组织继发性纤维化瘢痕,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尽管临床上再灌注治疗获得了一定疗效,但由于心室重构的原因,部分患者最终进展为慢性心力衰竭。因此探索新的治疗药物和技术对于心肌梗死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外泌体是一类细胞外囊泡,由Johnstone于1983年从绵羊的网织红细胞中发现。起初研究者认为外泌体仅作为细胞代谢过程中的“垃圾袋”这一角色存在。随着对外泌体的深入研究,发现其还具有细胞信号转导、组织发育与修复、免疫调节等多个重要的病理生理作用。机体多种细胞均可分泌外泌体,其携带的独特蛋白质和遗传物质基于亲代细胞类型及细胞生理状态而存在差异。不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以不同机制在缺血心肌处发挥保护效应。此外,通过构建工程化外泌体和外泌体细胞膜融合策略,提高了外泌体靶向能力和治疗效率,为外泌体生物制剂开发提供了新的方向。

MSCs是一种多能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MSCs衍生的外泌体通过递送囊泡内信号分子至缺血心肌,对受损的心肌细胞同样具有保护能力。Tang等发现,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可通过递送miR-320b至受体细胞,下调受体细胞中的 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蛋白表达,抑制大鼠梗死区心肌细胞焦亡,减小心肌梗死面积。在另一项研究中,MSC-exos来源的miR-486-5p通过抑制H9C2心肌细胞缺氧状态中磷酸酶基因的表达,从而激活下游磷脂酰肌醇3-激酶/磷酸激酶B通路,最终诱导H9C2心肌细胞增殖并减少其凋亡。此外,MSC-exos还可通过基因修饰使外泌体富集特定基因,来调节受体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出自《外泌体在心肌梗死治疗中的研究新进展》作者侯永波,余骏马,朱海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