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类器官技术在食管癌研究中的概况2021-10-27 08:57:20

在体外培养中,3D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和人脑类器官都在OSA/GTN复合水凝胶中悬浮生长,但细胞生长情况却完全不同。a)-c)是水凝胶体系下神经干细胞培养第1天、培养第7天到培养第30天的细胞生长状态。d)-f)为人脑类器官在OSA/GTN材料中30 天内对应的发育过程。

培养初始时,神经干细胞在材料中维持着一定数量细胞聚集成神经球的形式增殖。而人脑类器官的细胞能自组织成类似器官的结构,细胞高度聚集,不会形成多个细胞团。人脑类器官具有大小、形态和结构相对致密均一的特点。对其继续培养,并保持两天半换培养液的频率,在3D培养的第7 天,神经干细胞结构开始松散,可以看到一些细胞开始脱离细胞团开始迁移,说明复合水凝胶可以促进神经干细胞迁移,抑制神经干细胞团成团生长。人脑类器官在培养第7天已经出现大量神经纤维,神经元开始迁移。此时人脑类器官中细胞迁移比例明显高于3D细胞培养模式下的神经干细胞。在水凝胶体系下培养第30天,3D 神经干细胞已经大量迁移,神经细胞在材料上不断延伸、迁移,各个神经球之间都连接着彼此,最终形成类似于神经网络的交错复杂结构。人脑类器官在此时依旧维持着相对完整的结构,迁移的神经元占据整个水凝胶,已经形成离散又有联系的不同区域。
 
由于人脑类器官已经转染过表达绿色荧光的病毒,所以可以用荧光显微镜对人脑类器官进行拍摄。在水凝胶材料里培养第30天,可以观察到人脑类器官表达的绿色荧光蛋白强度很高,说明此时的人脑类器官神经细胞状态良好。接下来,此时神经纤维已经迁移到基质胶的边界,可以看到神经纤维的中空网络状结构,并且有类似于星形胶质细胞足突的结构。将荧光显微镜的亮度调低后,发现人脑类器官的中心出现了脑室样的结构,这是由于神经发生时,内部细胞不断迁移到外侧导致出现了脑室样的空腔,这些都表明人脑类器官进一步分化和成熟,能展现大脑发育的一些特征。
 
出自《血管化人脑类器官的构建及其功能研究》作者马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