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施旺细胞前体也参与了肠道神经系统的形成2023-11-02 08:47:39

目前,在模式动物中植入ENCDC的相关研究已经取得较大进展,已经有报道用野生型小鼠作为移植供体,成功地将表达ChR2的神经元移植到HD小鼠的无神经节区。显微注射技术是将分化完成的细胞移植到HD模式动物肠管的主要方法,而内窥镜下的显微注射技术会给受体提供一个更安全、有效的细胞移植方式。Cheng等发现在内窥镜下进行显微注射比直接进行开放性手术更节约时间,且被移植小鼠未出现并发症。Cooper等则提出移植前的细胞准备程序是影响移植成功与否的重要一环,主要包括了检验移植细胞是否具有正常功能、是否能够安全移植等流程。针对移植ENCDC的效率,Zhao等团队通过Y27632抑制ROCK信号通路显著加速了ENCDC在体内外的生长和迁移。

有研究表明,除了VNC和SNC,施旺细胞前体也参与了肠道神经系统的形成,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内皮素3则是起到了趋化引导肠道神经细胞在肠道内迁移定植的作用。在肠道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被更多地研究背景下,Soret等发现对HD小鼠(HolTg/Tg、Ednrbs-l/s-l 以及雌性TashTTg/Tg)进行GDNF灌肠,可以导致全结肠的内源性GDNF和Ret因子表达水平升高,促进神经元细胞的形成,全面改善结肠结构和功能。虽然对GDNF诱导产生神经元细胞的机制了解尚不清楚,但是该研究发现有1/3的新生神经元细胞来自外源性 Dhh-Cre+施旺细胞。除此之外,研究者还发现以C57BL/6N为遗传背景的HD小鼠与以FVB/N为遗传背景的HolTg/Tg小鼠相比,在进行GDNF灌肠后会产生更为密集的肠道神经元细胞。
 
Pan等则利用细胞培养、活体细胞成像等研究成功完成了对在HD患者无神经节肠段中定植表达PLP1的施旺细胞的分离、扩增,再度证明了用施旺细胞诱导产生肠神经元细胞的可能性,为细胞治疗的细胞来源增添了新的选择。
 
出自《先天性巨结肠细胞治疗研究进展》作者何雨晨 蔡多特 张书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