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类器官的培养体系由特定的培养基与基质构成2023-11-03 10:35:44
患者的活检或者切除的组织可以体外培养出模拟原始癌症组织的类器官。微流体平台有助于建立类器官研究模型,通过控制氧浓度、机械因素和化学药物浓度来了解与肿瘤进展、转移和药物代谢相关的肿瘤微环境。此外,微流体的培养系统可以培养出与原始肺肿瘤相似的肺肿瘤类器官,以此实现更准确的个性化药物测试并改善治疗策略。与传统的2D细胞培养系比较,肿瘤类器官培养系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增加了基质胶,其目的是为了模拟细胞外基质。近年来肿瘤类器官的培养体系由特定的培养基与基质构成。该系统培养基中的主要成分为改良的DMEM/F12、 Glu⁃MAX、HEPES、B27、EGF、HGF、N2、FGF7、FGF10、Primocin、Noggin、Wnt3A、Gastrin、R⁃spondin、青霉素/链霉素、烟酰胺、乙酰半胱氨酸、前列腺素E2、神经调节素1、SB202190(p38抑制剂)、A83⁃01(TGF⁃beta抑制剂)与Y27632(Rho激酶抑制剂)等。COPD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全球卫生估计》公布COPD是全球第三大死因,仅2019年造成323万人死亡。在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着较高的发病率,疾病负担不可忽视。
已经有研究表明,炎性反应机制、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机制和氧化应激等机制共同作用,产生小气道和肺气肿两种重要病变,两种病变作用造成COPD特征性的持续性气流受限。肺上皮受损是COPD主要的病理生理因素,针对肺上皮的修复或再生药物的开发研究是COPD 的治疗前景策略,已有研究报道WNT信号通路可能是药物开发及研究的潜在药物靶点。
出自《类器官在肺部疾病研究中的运用》作者李彦军,刘杨青,章培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