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膜片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可操作性2023-11-09 08:51:22
干细胞膜片因其不需要酶或侵袭过程,保留了细胞外基质、细胞-细胞连接和细胞-细胞外基质连接,提高了局部细胞接种率。研究显示,以细胞膜片形式收获的干细胞存活率和旁分泌因子分泌能力更高。干细胞膜片中细胞外基质蛋白起到了组织黏合剂的作用,允许干细胞膜片在不需要支撑材料的情况下自发黏附在生物表面,并且可以通过层叠多个细胞膜片来制造三维细胞密度组织。此外,干细胞膜片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可单独应用于组织修复,也可以与各种细胞因子、支架材料等复合。干细胞膜片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可操作性,可以通过叠加构建理想厚度的细胞膜片,以夯实和注射的方式将其植入生物体内。目前,其在骨缺损修复的应用取得了不错的成果。Fujii等表明牙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能够在小鼠颅骨缺损模型中成功地愈合骨。Yoshida等在使用ADSC膜片填塞大鼠股骨远端干骺端的钻孔骨缺损实验中发现,对照组在术后4周仍有部分孔洞,而ADSC膜片则几乎完全修复了孔洞。Liu等比较了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在兔颅骨缺损模型中的修复效果,发现牙槽骨源性间充质干细胞膜片比髂骨源性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具备更好的成骨能力。
转染技术的应用及细胞因子、金属颗粒与干细胞膜片的复合可促进成骨。Kim等将骨形态发生蛋白-7基因转染到ADSC膜片上,可显著提高其成骨能力。Wang等将负载微RNA-21的壳聚糖/透明质酸纳米颗粒反向转染BMSC膜片,成功地诱导BMSC膜片成骨,发现微RNA-21能上调钙化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碱性磷酸酶的产生、胶原的分泌和矿化结节的形成。
出自《干细胞膜片在骨与软骨修复中的应用》作者马宏,邢飞,项舟.
上一篇: 干细胞膜片的构建方法
下一篇: 调节细胞膜信号通路广泛地应用于成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