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Wnt信号促使β-catenin稳定表达2023-11-17 09:09:54

2012年,美国先进细胞公司首次开展了人胚胎干细胞来源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移植治疗AMD和青少年黄斑变性的临床试验,初步证明了干细胞治疗视网膜疾病的安全性。随着分子技术的不断进步,视网膜损伤基因水平治疗发展迅速,成为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治疗方法。它主要是通过对相关基因重新编程来推动损伤视网膜的修复,同时可利用各种非侵入性检查手段判断视网膜内转基因的表达和治疗效果。通过基因编辑有望实现哺乳动物视网膜MG细胞再分化,为今后视网膜损伤治疗提供了很好的治疗策略。

MG细胞是一种星形胶质细胞,几乎贯穿整个视网膜层,其主要功能就是维持视网膜的完整和稳定,是视网膜损伤后新生神经元的主要来源。另外,无长突细胞、小胶质细胞和内皮细胞也是新生神经元来源。随着MG细胞的功能被逐步发掘,与MG细胞转分化相关的信号通路以及调控因子也得到了进一步研究。研究表明,Wnt、MAPK、North、Jak-Stat以及相关生长因子和基因对MG基因组重编程至关重要,视网膜祖细胞分化机制对成年哺乳动物视网膜损伤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MG细胞增殖与典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Wnt信号促使β-catenin稳定表达,诱导MG衍生的视网膜祖细胞增殖。β-catenin是一种多功能蛋白,是检测Wnt是否激活的一个重要标志。接受Wnt信号刺激时,β-catenin启动下游靶基因转录;相反,未接受Wnt信号刺激时,糖原合成酶激酶3β形成毁灭复合体,Wnt信号通路不被激活,从而抑制衍生的祖细胞增殖。此外,转录因子Ascl1在斑马鱼未受损视网膜中可刺激MG衍生祖细胞增殖,而在受损视网膜中,Ascl1通过上调Wnt受体Wnt4a的水平促进Wnt信号表达,进而刺激MG细胞产生表达祖细胞特有基因的新生神经元。

出自《基因编辑技术在视神经再生修复中的应用》作者姜玉莹,杨硕.